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破口大骂的快乐生活(1) -- 时光行走

共:💬43 🌺2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破口大骂的快乐生活(2)

破口大骂的快乐生活之杀猪

(刚才有人回复说起固井就是人工把水泥倒入井内,兄弟就来一段杀猪)

‘杀猪’!看到这你别想着沸腾的热水、雪亮的快刃,那和白花花的案板、香喷喷的红烧肉没关系。‘杀猪’是当年石油钻井行业的一个特有名词,估计现在生活在油田的很多人也未必知道它了。

‘杀猪’就是人工固井的俗称。

一吨油井水泥20袋,每袋50公斤。固一口井,即便是短封井(封固段较短,一般多为成熟开发区的井)最少也要15吨左右水泥。

300袋水泥要在十分钟以内由堆放处人工搬到搅拌器前破开纸袋,倾倒进高速水力搅拌器,那是什么概念?而且,那时多数人工固井都是远途的探井,这些井远离中心区,沿途没有适宜的道路,固井时水泥罐车无法到达井场,或者水泥罐车不够,当年油田的机械化程度绝非今日可比。探井都比较深,固井封固段长,用的水泥多,少说也得40-50吨,1000-2000袋水泥那是常事。

没考证过为何人工固井被称为‘杀猪’。

人工!1000-2000袋水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杀猪’!想想即将被杀的猪,绝望,拼命,声嘶力竭,无可奈何。

还有一种可能。几千袋水泥人工搬运固井,劳动强度极大,固完之后,杀头猪犒劳犒劳。久而久之,杀猪被调侃为人工固井的代名词也是可能。

还没毕业在井队实习时我就杀过猪,就我这身板,半哈着腰,水泥往背上一放,两手在后面抠着,像个虾米似的。摇摇晃晃走到水力搅拌器前,哪儿有个破袋器,像个剖木头的电锯样的东西。水泥放上去,有两人接过来往圆盘锯上一滚,水泥袋顷刻间裂开,水泥迅速掉进水力搅拌器的喇叭口中,转瞬间就被高速水流裹挟而去,形成水泥浆被固井泵车吸入压入井内。

连搬三袋就吃不消了,依勒歪斜的正往水泥堆走去,大班——也就是司钻一把拽住我:差不多行啦,就你这身板,悠着点。

到固井队后,不用自己搬水泥杀猪了,但是多次指挥过杀猪式施工。整个井场水泥的粉尘遮天蔽日、烟尘滚滚,谈什么文明施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杀猪施工比较残酷。一边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规定数量的水泥打入井中,这就要求水泥倒入速度尽可能的快。一边是看着筋疲力尽的工人向水泥堆挪去的步伐越来越慢。说实在的,无论如何人力也是无法和机械比的,眼看着水力搅拌器就要断流时,你真是两难。

杀猪施工另一个残酷更让你难受。几千袋水泥在地上码成堆,施工时水流四溢,到施工结束时,井场地面常常会有近十厘米深的水,最下面的一、两层水泥由于受潮就不能正常使用了。井场远离油田中心,这些水泥用车专门运回去也不合算,常常是就地销毁。

如何销毁?固井不是有泵车吗,所有的泵车一齐向残存的水泥堆上喷水。水管接上喷头,水打出去力量很大,射出20多米不成问题。几个水管齐上,水流骤然射到干燥的水泥上,阵阵粉尘,冲天而起,水雾、灰雾乌烟瘴气,现场一片狼藉。

这时常常会看到有人冒着‘枪林弹雨’冲入阵中,抢出残存的水泥。

他们是谁,这些人就是井场附近四周的农民。20多年前,农民的生活还很清苦,一袋优质的水泥对他们来讲是有着很大诱惑力的。

人工固井前,一般都有指挥部或大队的调度到场,安排残存水泥的‘后事处理’,所谓的处理方法也多是就地销毁。

于是,一面是调度人员大声呵斥农民不要进入施工现场,催促施工人员尽快用水流覆盖所有残存的水泥。

另一面,围在施工现场外的农民一边陪着笑脸一边跃跃欲试,乘人不备冲入阵中。

这个场面太残酷了。就是抢出几袋水泥来,人也基本变成泥猴了。

我曾看到一个站在井场外的老人,眼中流露出渴望的目光,手里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那小姑娘长得很可爱,眼睛极其清澈单纯,看到这样的眼睛,你心里一定会难受,我们这是在干什么呐?

其实很多水泥完全可以使用,尤其是农村用来盖平房、猪圈什么的。

固井队的工人、机关的调度也有很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们最明白农民的疾苦、艰辛。实施就地销毁时你常常会看到他们‘高抬贵手’、‘口是心非’,以便让农民有时间、有机会多抢出一些水泥。

油田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以后,再也看不到‘杀猪’的场面了。再说这种施工方式对固井质量的保证是有较大问题的。

离开固井、离开油田好多年了,但是一看到‘杀猪’这个字眼,当年杀猪的场面还是会不时窜入我的脑海。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