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镭射关于内需替代战略不可行的假说 -- 子玉

共:💬13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镭射关于内需替代战略不可行的假说

[原创 2008-10-23 10:17:41]

镭射网友最近在西西河发表了一篇文章《略论“以启动内需对冲外部需求的萎缩”》[1],提出一个命题:“靠启动内需来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可能吗?我的看法是:不可能。”[1]

关于这个问题,多数人不赞同镭射的假说。笔者从数量关系,把这个问题重新换一个表述方法,如下:

我们讨论的是内需是否可能替代出口。背景是目前世界经济面临萧条,出口面临大幅下滑(一种假设性的预测),那么启动内需,加大内需,成为替代出口的一个策略。镭射认为这个策略不可实现。他的分析是一种数量上的分析。

我们把中国的生产和内需消费看成一个黑箱。

那么中国每年进口的物资就是这个黑箱的投入,而出口就是黑箱的产出。中国近年来一直是顺差,今年一年的顺差大约在5000亿美元。我们谨以5000亿来估值吧。

也就是说,黑箱的投入产出为净余额5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汇率下3万5千亿人民币,我们2008年的GDP大约为25万亿人民币。

我理解镭射的观点是说,如果要用内需替代出口的话,黑箱的投入就应该假定不减少,否则黑箱内的生产力就剩余;而黑箱的产出就要减少,因为内需吸收了。就是黑箱内吸收了部分产出。

镭射认为,在人民币不是国际流通货币的情况下,要保持黑箱内生产力水平,产出因为世界经济衰退而减少,那么必然会遭遇一个问题,就是拿什么来进口?产出少了,顺差减少,最后黑箱遇到产出的瓶颈。

笔者提出了一个数量的瓶颈:就是顺差为零,也就是5000亿美元是内需替代的一个上限。在镭射的框架内,进口不改变,黑箱内生产力水平不下降,所有出口顺差全部转化为内需。可以消化5000亿美元。这个是上限之一。

当然可以在逆差的情况下,继续这个黑箱过程。就是吃进以往的储备,那么有2万亿美元的储备,可以吃掉一部分。

这个黑箱模式不涉及黑箱内部的生产力转型什么的,因此是一个简化的数量讨论。仅此为镭射的模型作一个注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