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土地私有化的浪潮开始了--看胡景涛访小岗 -- 猪头笨笨

共:💬147 🌺10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两个问题

水稻田改成果蔗田是否违反规定? 如果涉及是基本粮田,是不允许改种的。

连片种植果蔗,国道沿线很普遍,都是公开的。除此之外,非国道线还有很多。网上讲的“3万亩”(实际没那么多吧,但也不会太少)主要集中在三个乡镇(只是印象,但不会超五个)。这样,对于这三个乡镇,可就不是特例了,是很普遍的现象。南方水田,每户按人头,每个人只有几分田而已,而且是分散的。除了租出去种经济作物的,自己还要留下部分自己种粮食,确保自己有米吃。而其它乡镇,规模种植的发展就没有那么好,大部分以种粮为主。

原因我想可能是,就全国来说,广西不是主粮区,影响不了全国粮食形势。所以对粮食种植抓得不紧。就我们这个地方说,粮食基本够吃(其实内部还是有点紧张,如饲料要从北方送来,也有过政府紧张粮食的时候,但就农村来讲,不愁米是基本情况)。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多赚钱让自己过得好些。

所以,当部分地方将农田甚至基本农田用作规模种植经济作物,无论是政府还是群众,都不反对,甚至是支持的。底线是:不能将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用作建设,造成无法恢复耕种的局面。但是你想想看,种果蔗,或种其它作物,都是能恢复的。不影响农民的生计,又可让农民受慧,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经济,为什么要反对?事实上,这些乡镇是这里最富的乡镇,跟这个有一定联系。

另外我也觉得,你所说的这种流转大致上相当于办合资企业,中方出土地、劳力,外方出资本。如果收益不好,可能发生利益冲突。

我不敢说没有利益冲突。但冲突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承受?是不是到不可调合的地步?“如果收益不好,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用事实来说,租金方面,你老板种之前先得给农民支付了。一部分农民就有时间可以自己干自己的去赚钱了。然后是有些农民在自己地里帮老板找工,涉及工资问题,一般按月计、按工作量计,即使最后老板破产,还是能得到部分的。象种果蔗,一年赚了,可以吃几年,即使今年赔了,也死不了,你农民的工资还付得起。再说了,老板一般的长期投资,这年的工资不给,明年租地、用人,都没戏。还有一个就是说,农民是土头蛇呀!共同的利益和密切的联系,让同一村或同一族的人共同来跟你干。外地的老板恐怕吃不消,本地的老板也不敢太嚣张,自己家在这块地里呢。可能有些人怕什么官商勾结。其实,整个历程来看,政府在发展规模种植里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政府主要是干些把别人果实吹成自己成绩的活。老板租地、种植,都是自己跟农民打交道,而这些老板也大都是来自农民又在农村中发财的,他们的脚上还沾着泥巴呢。

我们这里农民靠什么发家致富(农村是这么说的),主要靠规模养鸡,养公司的鸡,有好几家公司,保价收购,这个可以致富。种植是富不了的,种植能富,自己不会去种呀,是不。所以,把自己的部分水田租出去,自己种点够吃的,然后去养鸡,就成了这里农民在自己家里发财的路子。养鸡好的话,小康是没问题。不好,也饿死不了不是?这样的局面,出来反对,不是疯了就是丧心病狂了。(也许话重,但不是针对你,只是假设有人如果这么干涉、破坏)。

在农村,我有个感觉,农民其实是很聪明,只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总会想出办法,有些点子的灵活性,真是叫人叹为观止的。反倒是有了外来干涉,才是束缚农民智慧的障碍。

总之,拿这个跟中外合资来比喻,不太妥。致使可以成立,也不能全盘否认了。这是农民自己闯出来的路子,不说支持,但是大家能不能给它一个机会,让它自己发展看看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