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京都大骗局——序:从GW到GCC -- 范德辛

共:💬276 🌺1445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庆祝黄金周圆满结束大放送——京5:进化(下)

186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按南北分界。刚刚组建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林肯高举废奴主义大旗,赢得了除新泽西外全部自由州的选举人票(在新泽西州获得总共7票中的4票)和北部54%的普选票,但没有获得任何一张来自蓄奴州的选举人票,也几乎没有获得边境各州除一些县镇以外的普选票。这也充分反映了南北双方的分歧已到了何种地步。

果然,就在林肯刚刚当选而尚未能继任之时,以南卡罗来纳为首的下南部7州宣布脱离联邦,并于1861年2月9日,亦即林肯当选后三个月,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部美利坚诸州联盟临时宪法,并选举了杰斐逊戴维斯为临时总统。南方已决心以武力捍卫自己的权利。虽然后来的结果将证明他们实际上没什么胜算,但南方人当时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自己并非毫无优势可言。与北方人尤其是新英格兰人相比,南方人更好斗,更有尚武精神并深以此为自豪——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被红脖子们所继承。与此对应的是,美军中的志愿兵更多地来自南方,而且他们也的确显示出了更强的军事天赋,在军队中晋升更快。在1850年代,三名准将中的两名和所有地方师师长(除一名以外)都是南部人。1849年-1860年间,四名国防部长是南部人。另外,南方几乎每个州都建立了军校,并且他们的军校数目是北方的5倍。为了镇压想象中可能发生的奴隶起义,南方的民兵数目更多,训练更频繁,组织更优良,而北方在这方面就要差很远。内战爆发时,很多临时组建的部队当中提拔军官不是因为军事素质而是社会关系,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对打仗一无所知。在很多反映南北战争的文学作品当中,经常描写临时提拔的军官们在油灯下攻读战术操典,以便在白天教授给士兵。总之,南方人自认为是骑士阶级,而把北方人看作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和小市民阶层。他们当中的一些极端分子甚至扬言南方人是11世纪征服者威廉率领下征服英格兰的诺曼骑士后裔,而北方人不过是被征服的撒克逊人的后代,却全然忘记了在大约200年前的英国革命期间,后者在护国主克伦威尔的率领下将前者杀得落花流水。

内战持续了4年,关于它的详细进程不是此文的重点,我们了解几点便足以。此次内战本来无需持续如此之长的时间,如果不是南方作战决心坚定同时又拥有象圣人罗伯特这样的名将而北方又在最初陷于犹疑以至于打得毫无章法的话。但是,当联邦一旦下定决心,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并且涌现出一大批象格兰特、谢尔曼、谢里登这样的名将之后,邦联便败局已定,只能苟延残喘了。1862年9月,李将军在安蒂提姆战役中被击退,同时在会战结束5天之后,林肯总统决定发布《解放宣言》,联邦开始征召黑人入伍,让他们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至此,南方已经失去胜利可能。1863年7月,邦联军在葛底斯堡战役中惨败,血腥的皮杰特冲锋被联邦军的炮火粉碎,南方在一个小时内流尽了鲜血。1864年,北军开始战略反攻,他们的统帅格兰特已决心开始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总体战而彻底惩罚南方叛国者。格兰特命令谢里登穿过谢南多厄河谷追击南军,同时要求谢里登全部、彻底地毁掉河谷中的庄稼,以至“在该季节余下的日子里飞经这里的乌鸦也将不得不自带食物”,以便彻底断绝李将军所部的给养。与此同时,“恶魔”谢尔曼开始向海边进军,对所到之处毫不犹豫地推行“三光政策”:吃光所有能吃掉的东西,拿光所有能带走的东西,烧光所有带不走的东西。同年9月,谢尔曼攻占亚特兰大。当他们于11月15日撤离亚特兰大,临走前烧毁了这座城市的一切具有军事价值的东西。火势不可避免地蔓延开来,烧毁了许多商业区,使亚特兰大的三分之一的地区化为灰烬。此时此刻,

“谢尔曼站在一座山丘上俯视烈火燃烧中的亚特兰大,检阅从他身边通过的部队,军乐队奏起了《约翰布朗之歌》,士兵们都跟着唱了起来。十年后谢尔曼回忆说,‘在那之前和以后,我从未听到过‘光荣啊光荣,赞美我主’的歌声唱得气魄那样浑厚苍劲,与当时的情景融合的那么和谐、完美。’”

北军离开亚特兰大之后,继续向南进发,一路“摧毁了我们不能吃掉的一切东西,抢走他们的橡胶,烧毁他们棉花和轧棉机,倒掉他们的糖浆,烧毁和扭弯铁路,到处喧闹”,并最终于12月21日攻占萨凡纳市,抵达加勒比海。公平地讲,我们必须同时提到,在这一路上,除加入联邦军充当劳工的年轻黑人外,还有数千名获得自由的老弱病残一直跟随谢尔曼的大军行进。虽然出于对行军速度的担忧,谢尔曼本人试图阻止他们这样做,但他们仍然坚持,因为他们“不是把北军看成复仇的恶魔,而是把他们当作上帝的正义之师”。北军所经之处毁坏严重,据谢尔曼本人估计,他们造成的损害“达一亿美元,其中使我们获益的至少有2,000万元,剩下的只是荒地和废墟”。谢尔曼大进军彻底毁灭了南方的经济基础,沉重打击了邦联的士气,并恶狠狠地打断了他们的脊梁。胜利已就在眼前。

1865年4月4日,再次当选的林肯总统在一队黑人骑兵的护卫下访问了前一天刚被攻陷的邦联首都里士满,沿途受到成千上万的里士满的黑人群众的夹道欢迎。一位黑人喊道:“我知道我获得自由了!因为我见到了慈父亚伯拉罕并抚摸了他。”5天之后,罗伯特李在弗吉尼亚州阿波马托克斯县向格兰特投降,内战终于结束。

南方失利的原因非常简单:它压根就不是北方的对手,虽然它自以为是。虽然邦联的奴隶制使它们可以解放更多人力用于战场,但仍然被联邦轻易压倒:联邦适宜于服兵役的人口是邦联的3倍;联邦在整个内战期间大约共动员了210万人,而邦联的数字仅为80万~100万。联邦总共生产了约7000门火炮,大大压倒了邦联的3000门,而且联邦军的火炮和炮弹质量均稍胜一筹。在内战期间统治战场的来复枪产量上,双方差距就更大了。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为联邦生产了近80万支来复枪,其余私人制造厂另外制造了90万支斯普林菲尔德型来复枪;而邦联方面的产量不超过25万支。邦联方面唯一勉强算得上有优势的便是骑兵了。内战初期的邦联骑兵素质较高,因为他们从小便经受骑术训练,给联邦军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在联邦军骑兵开始大量装备7发卡宾枪,发展了下马战术并在战争中迅速成长之后,邦联的最后一个优势也消失了。因此,南军将士们在战场上悲哀地发现,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无论他们歼灭了多少北军,联邦立刻就能重建,而且是加倍的重建。他们就像在与九头龙战斗,无论何时何地砍下一颗龙头,立刻又在原来的位置上长出另一颗。相反地,他们自己的任何损失都难以弥补。最终,南军的骑士们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差距面前一败涂地。

比这些差距都更加致命的是,邦联脆弱的种植园经济根本经受不住战争的考验。随着战局恶化,邦联的经济形势随之急转而下,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1863年10月22日,里士满一位人士在日记里写道:“昨天在卡雷伊大街上,一位可怜的妇女向一位商人买一桶面粉。商人要价70元。那位妇女惊叫道,‘天呀!我怎能付得起这样的价钱?我有七个孩子,我可怎么办?’商人冷酷地说,‘我可不知道,太太。要不你就吃你的孩子吧。’”我不知道这位可怜的太太命运如何,我只知道4个月之后,里士满一桶面粉的价格上涨为250元。随着经济崩溃,邦联的很多城市在1863年之后都爆发了由食品匮乏而引起的骚乱。邦联的货币严重贬值,以至于人们拒绝接受其作为信用象征。因而邦联不得不开始依靠征收政策,这又使得南方农民更加不愿意上缴余粮。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农民们曾告诉一位邦联官员说,“他们宁愿看到北方佬也不愿见到我们的骑兵。”邦联缺乏工业基础,也使他们很难依靠自身武装自己的军队,而不得不设法将棉花越过联邦海军的封锁线走私到英国甚至北方来购买武器。邦联的军需官甚至不得不象150年后土八路所干的那样号召人民从厕所中搜集尿碱以制造火药。

反观联邦的状况可以说是与邦联有天壤之别。北方工业经济发展健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同时支撑起一场全面战争的需要。联邦可以主要依靠自身工业来武装自己的军队,而无需象邦联一样依靠走私。为了筹措战争经费,联邦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体系并统一货币。联邦国会于1862年2月25日通过《法定货币法案》,批准发行纸币15,000万元,这便是美元的诞生。由于联邦强劲的经济基础、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广受欢迎的战时公债,美元在战争期间仅仅贬值了约20%便一直稳定下来。同时,联邦不仅能生产足够的大炮去打赢战争,还能生产足够的黄油来满足人民需要。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方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出现过消费品短缺和物价暴涨现象。

看到了这些,还有谁会怀疑联邦必然胜利而邦联必然惨败呢?值得一提的是,联邦的胜利还不仅仅在战场或者说在军事上,他们几乎获得了从政治到外交等一切战场的全面胜利。186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正值内战关键时刻,但联邦并未考虑停止选举,相反联邦决定在战争条件下继续选举,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无先例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尊重宪法,更是因为联邦对自己的人民充满信心。在大选投票之时,联邦军甚至有计划地暂停了战事,以便让前线的士兵能够赶回各州投票——不仅是为总统选举投票,更是为自己的命运投票。这在战争史上同样是绝无先例的。结果证明,联邦军将领的信心是有根据的。78%的前线士兵将票投给了林肯,也就意味他们选择了继续将战争打下去,在泥泞和血泊中打下去,直到最后胜利为止,因为他们相信林肯必将带领他们走向最后胜利并重建联邦。当林肯再次当选的消息传到北军战壕时,士兵们“都欢呼起来,连嗓子也喊哑了”,仿佛他们赢得了一次最重大的战役胜利。

邦联在外交战场同样败得一败涂地。在内战前夕,邦联幻想他们是世界最重要棉花生产基地的现实能够将他们与欧洲列强绑在一起,因而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指望英法的干涉。卡罗来纳的议员詹姆斯哈蒙德在他1858年著名的演说“棉花王”中曾花言巧语地问道:“如果有三年不供应棉花,情况将会怎么样呢?英国就会马上垮台,而且除了南部,整个文明世界将跟着垮台。不,你们不敢就棉花发动战争。任何世界上的大国都不敢就此发动战争。棉花就是王!”邦联甚至自作聪明地在内战开始后宣布禁止棉花出口,以便更快地迫使英国干涉内战。可惜的是,当时的世界棉花产量早已过剩,某种意义上英国对这一禁令求之不得。但是,即便没有棉花过剩这一偶然情况,英法也决不会干涉美国内战,因为他们害怕联邦的武力。他们是对的,因为19世纪的军事技术不足以支撑任何一个国家发动一场跨大洋的全面战争。与此同时,英国开始在印度和埃及开辟了另外的棉花来源,并迅速将其培育为新的生产基地。邦联直到战争后期不得不改变了它的禁运政策,试图尽量通过严密封锁线运出棉花以支付军备进口所需的费用时,才终于明白,不是英国需要南方而是南方需要英国。这就好象在现在国际贸易中,恰恰是受剥削的草食动物更加依赖剥削者肉食动物一样。

当联邦与邦联的战争终于在1865年落幕时,事实已十分清楚:骑士败给了平民,贵族败给了资产阶级,种植园败给了工厂,尚武精神败给了总体战。总之,一头草食动物败给或更准确地说,惨败给了自己的双胞胎兄弟——一头已进化完成的肉食动物。白头雕在完成了这次决定命运的大战之后,即将迎来自己的一个黄金时代。同时,一头又一头完成进化的肉食动物用利抓撕扯大地,张开獠牙仰天长啸。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已经全然改变,他们将统治全世界。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的。联邦和邦联的故事实际上并未结束。相反,同样的故事还在今天的亚洲上演。今天的中国和印度就是当年的联邦和邦联。当这两个国家于上世纪40年代末相继独立时,双方的情况相似,都是位于亚洲长期受压迫的发展中人口大国,而且公平地讲,印度的基础条件要好过同时期的中国。随后,就像联邦和邦联一样,他们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中国走上的是一条坚定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道路,而印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像中国一样前进——他们甚至准备跳过工业化阶段。于是,将近60年过后,世人皆可看见这两个国家之间已经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化。除了某些戴有色眼镜的西方吹鼓手和自由民主原教旨主义者,人人都承认原本领先的印度已经远远落在了中国后面,并且已经很难看到赶上的希望了。并且对比一下今日印度和当年邦联,对比一下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种植园经济与外包经济,你可以发现更多相似之处。如果今天战争将降临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并且考验他们的话,那么中国将轻而易举地碾碎印度,比当年的联邦碾碎邦联更加轻松。因为印度既无工业基础,又无尚武精神。

那么,这伟大而改变一切并最终孕育出强大的肉食动物的进化是如何开始的呢?所有的史书和小学课本都可以告诉你,这一切都始于一个名叫詹姆斯瓦特的小孩和他面前的一把烧开了的茶壶。瓦特并非是蒸汽机的发明人,但他对蒸汽机的改进至关重要,他使得蒸汽机的热效率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瓦特把传统蒸汽机往复的直线运动变成为连续而均匀的圆周运动,因而可以经过传动装置带动一切机器运转,成为能普遍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万能动力机”。我们无需在此再描述一遍蒸汽机所带来的工业革命进程及其重要性,因为这方面的资料已经汗牛充栋了。我们只需记住任何一个经济学派,从卡尔马克思到弗里德曼,无不对蒸汽机的伟大给予了他们所能想到的所有溢美之词,或者我们可以从瓦特本人的讣告中引用一段来作为对蒸汽机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蒸汽机的诞生如同动物长出了一颗心脏,一颗不受自然干扰,永不停止跳动的心脏。心脏开始跳动,将血液送向肢体。从此,动物的生理运行将不再以营养器官,而是以血液循环器官为核心。这便如同蒸汽机带来了工厂,工厂生产出产品,产品被运往他处,因此道路沿着商品流通而铺设,汽船取代帆船将商品运往海外。商品最终将被销售,而货币将以资本的形式回到工厂,并让工厂滋养生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货币-商品-货币这一循环将日益加快,同时铁路和汽船的出现将商品在全世界流通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国家的行动方式也因为对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的渴求而变得越来越富于侵略性。于是他们开始征召军队,研发新式武器并在工厂中大规模生产,同时鼓励探险家和殖民者如同鲨鱼追寻血腥一样在世界上四处出没。终于,当侵略战争的号角吹响之时,当整个社会上充斥着关于远方的财富、原料和市场前景的令人垂涎的流言之时,当远征军的旗舰的第一轮舰炮齐射的火光闪耀之时,一头崭新的肉食动物终于诞生了。它以煤炭为食物,钢铁为骨骼,石油为血液;它将轻而易举地猎杀仍以农业为食的草食动物,并以它们的血肉作为餐桌上的调料。

这一切的原动力,都来自于蒸汽机所提供的“万能动力”——就如同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一样。还记得关于能量的三位一体吗?蒸汽机的锅炉里闪耀着三位一体的灵光。来自地下的煤炭被开采出来并投入燃烧,燃烧的火焰将化石能转化为热能,而过热的蒸汽推动活塞,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万能动力”。伟大的蒸汽机吐出磅礴的蒸汽如同俄耳甫斯的七弦琴奏出追魂夺魄的乐声,召唤出潜藏于地下的巨大能量。于是,一艘又一艘巨轮滑向水面,一条条铁路穿山越岭,一座座都市拔地而起。三位一体的能量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加速前进,巨量的煤炭被火焰吞没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还有……巨额的二氧化碳。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无法获得足够的能源,那它将无法完成这一伟大进化,比如今天的印度恐怕就再也不会有进化的机会了。

如果你还有疑问,那么想一想以下这个事实:两次工业革命,以煤炭-蒸汽机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石油-内燃机以及电力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实就是两次能源革命。另外,两次半军事革命,以火药为核心的第一次军事革命和以机械化为核心的第二次军事革命以及以核武器为核心的半次军事革命,也都是能源革命。三位一体之神甚至无需通过工业这一媒介便可直接提升国家的暴力机器。

因此,甚至可以这样说:是二氧化碳带来了国家进化所需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猛增长实际上只表明一个事实:国家正在进化之中,它需要巨额的能量输入来完成这一进化。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在过去5年来,中国的发电量在以比GDP增速还要高的程度迅速增长,但还是不够。我们再一次看到今年夏天仍然有些地方被迫拉闸限电。有报道称,山东省今年的电力缺口竟然高达发电量的三分之一。沉睡已久的红龙正在进化之中,它总是显得无论如何也吃不饱。所以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上升并即将超过美国,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很正常,中国正在完成自己的最后进化,它理所当然地需要更大的能量投入建设——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以夯实国家基础,事实上,即便如此我们的基础设施与美国相比仍显薄弱。只有哪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对此说三道四,唧唧歪歪,把别人都当成傻子一样忽悠。

如果你已理解能源-火焰-二氧化碳的三位一体的含义,如果你已明了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区别,如果你已明白进化之过程及其必要条件,那么你也就明白了掩盖在二氧化碳这一气体外表下的真正秘密所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