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甲午,马关,李鸿章 -- 电子赵括

共:💬128 🌺2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由李鸿章想到了陶希圣

近年来为李鸿章翻案的人不少,无非是说李中堂也不容易,至少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否则继续战将下去,国将不国了等等。然而我却想到了“高陶事件"前陶希圣的故事。

 陶希圣(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1927年初,陶希圣应聘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中校教官,参加北伐革命军工作,从此以“陶希圣”之别名取代“陶汇曾”之本名,并终其一生。1931年1月,陶希圣受聘为中央大学教授,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法律思想史。1938年7月,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底随汪精卫出走河内。1939年8月,任汪伪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1940年1月,与高宗武逃赴香港,披露汪日签订“密约”内容。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去重庆,任蒋介石侍从秘书,起草《中国之命运》,并任《中央日报》总主笔,成为国民党权威理论家。1947年,兼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并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赴台湾后,历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设计委员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革命实践研究院总讲座,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88年6月27日在台北病逝。

1939年,陶希圣随汪精卫集团到南京后,作为汪的核心成员参加了与日本占领当局的谈判,企图在南京成立伪政权,称为”崇光堂密约“。据说在密约达成后的一天,陶沮丧得回到家里(毕竟卖国贼的名字不好听的),陶的妻子问他:”谈完了吗?"陶说“谈完了。”陶妻又问:“那你去签字吗?”陶说:“不签就是死!”略一沉默,又说:“签了比死还难受!”言毕陶进书房默坐。过了一会儿,陶妻持手枪进书房,对陶言道:“你若去签这个字,不如我现在就打死你!”陶赶忙说:“别激动,别激动,好商量,好商量。。。”后陶思考再三,终于托病而没有去签那个丧权辱国的”崇光堂密约“。而后,更和高宗武一起携密约内容逃至香港,将汪精卫的卖国行为公之于众。总算是迷途知返。

个人在大环境面前有时确是无力左右大局的,但若以此来推卸个人责任,那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李鸿章无论有何种原因,但毕竟是他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的,那他就永远摆脱不了”卖国贼“的身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