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解读】一封有意思的信 -- 陈郢客

共:💬134 🌺488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鞍钢宪法是中国首创的,是与“马钢宪法”较劲的。

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上义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当时,毛泽东把“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之为“鞍钢宪法”,使之与苏联的“马钢宪法”(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相对立。

至于“鞍钢宪法”缘何昙花一现,

“鞍钢宪法”产生于“大跃进”的英雄主义时代,狂热的情绪虽然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但它也是对刚建立不久的集中管理体制的冲击和破坏。体制的松动诱致了以“人民当家作主”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因的组织变异。然而,“大跃进”的混乱带来了1961年至1965年代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央在体制上又重新强调和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上收大型企业,并且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鞍钢宪法”有关“经济民主”的精神赖以存在的土壤。

贾根良:南开学报2002年第4期。

经济调整时期——刘邓主持时期——又改回去了。

现实里官僚机器更乐于推行“马钢宪法”——沿着苏联的路走下去。

鞍钢宪法和马钢宪法有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官僚为主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监督改进”。

附录里有提及刘的“四清”运动——有些根子的事儿,就不再多说了吧。

关键词(Tags): #解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