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见证者·幸存者·阵亡者:魏巍 -- 陈郢客

共:💬362 🌺3313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见证者·幸存者·阵亡者:魏巍

魏巍先生8月24日去世了。

也许是因为《歌唱祖国》再度流行的原因,他的死,和别的老先生之死,到底有所不同,我的心里总梗着些什么,难以形容。他和《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是一代人,也和我的爷爷近乎是一代人。

建国、朝战之时,正是他们的青春岁月。1950年,王莘32岁,写出《歌唱祖国》;1951年,魏巍31岁,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写得很快,激情汹涌,流溢而成;浑然没有今日一些艺术家“难产”的痛苦;这不仅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时代曲。

自然会有一些酷派评论家评论他“一篇3000字的文章吃了一辈子”,——张若虚一首唐诗《春江花月夜》可押唐诗卷首,聂耳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将和共和国不朽;历史评价创作者,永远是“最高分有效”,和“刨去一个最高分,再刨去一个最低分”的中庸逻辑,大不一样。有人刻意将水搅混,徒见小人心胸而已;这是将强健的“时代曲”庸俗为一则茶坊八卦。

什么是“时代曲”?——时代曲意味着传记大家茨威格能将《马赛曲》的诞生和拿破仑的滑铁卢、拜占庭的陷落一起列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让我们重温一下茨威格在《一夜之间的天才》里的叙述:

街上的节奏,时间的节奏,这种在士兵的行军步伐中、在军号的高奏中、在炮车的辚辚声中所表现出来的斗志昂扬的节奏已穿过禁闭的百叶窗,传入他的耳中——也许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他也没有亲自用灵敏度耳朵去听。不过,在这一天夜里,蕴藏在他不能永生的躯体中的对于时间的灵感却听到了这种节奏。因此,旋律愈来愈顺从那强有力的欢呼的节拍——全国人民的脉搏。鲁热愈来愈迅速地写下他的歌词和乐谱,好像在笔录某个陌生人的口授似的……

这首歌不是为那些冷静地坐在那里进行欣赏的听众而创作,而是为那些共同行动、共同进行战斗的人而创作。这首歌既不适合女高音独唱,也不适合男高音独唱家独唱,它适合成千的群众齐唱。它是一首典型的进行曲、胜利的凯歌、哀悼之歌、祖国的颂歌、全国人民的国歌。因为这首歌正是从全国人民最初的激情中诞生的,是那种激情赋予了鲁热这首歌的鼓舞力量。

茨威格关于《马赛曲》的文字移植到《歌唱祖国》和《谁是最可爱的人》竟似量身定做一般。拿破仑的睡狮论天下闻名,“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中国站起来了”的时代,便是“时代曲”的滋生土壤。我们今日,可以写得更复杂,更微妙;但难以写得既刚健又朴素,既深沉又诚挚,这便是我们开国之初的气象。

王莘、魏巍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又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记录者。彼时,他们和共和国一样青春,共同呼吸。我愿意再说句实话,今日不少闭门造车的大师们,其作品和《歌唱祖国》、《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历史裁判所pk,谁更接近不朽,亦不言自明。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胜利之歌,亦是哀悼之歌,更是“自我确立”之歌。魏巍以朴素的直觉意识到了“军魂”、“国魂”之所系,他也确立了一个文字者对行动者的恰当镜照,【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发现战士的可爱亦是知识者的“自我发现”。

王莘、魏巍的作品都得到毛泽东的特别赞许,——能说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毛泽东,自然是刚健时代曲的绝佳知音。王莘、巍巍,此时刚过而立;均在抗战之时,十八九的年纪,奔赴延安,陆续进入“抗大”。他们是同代人,也是同一套模式的“产品”。

3000字的文章里有一列松骨峰战斗“14人”的阵亡名单,“李玉安”、“胡传九”、“井玉琢”居然幸存下来了。1990年,“活烈士”之一“李玉安”和魏巍在京相见,两人激动不已。魏巍问“这么多年了,你为什么不来找我?为什么不来找老部队?”李玉安出口的第一句便是,“比起牺牲的战友,我算幸运多了。”(魏巍:与最可爱的人同在)

幸存者李玉安和幸存者魏巍;逝者永存于他们的心中。90年代来临,他们这代人已经偏于一隅。少时我不理解爷爷的“幸存者意识”,他文革中吃过不少苦头,可是“比起少年同伴某某死在鬼子手里,比起朋友某某某死在朝鲜,我够走运了”。他最难过的不是文革时,因为那时坚信总有“平反”的一天;反而是腐败日盛的时代,俨然遭遇了最不可容忍的背叛。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李玉安不露名不炫功,默默无闻几十年,自然透着“傻气”了。too……old,老兵不死,还请凋谢;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这便是“落伍者”魏巍的尴尬。文字者魏巍,不甘寂寞,他“有话要说”。——因为他是幸存者。

1991年,魏巍写了《难忘的箴言(代序言)——为祝贺党的七十周年而作》,《变》,《认识真理也需要时间》,《我想到犹大》。(见悼念魏巍读魏巍同志《新语丝》有感魏巍《新语丝》名录

河南人魏巍,和他的老乡王实味一样倔强。此时,一些主义者会特别挖掘河南人王实味的意义,他们乐见“王实味”上升为一种符号象征,并不肯把王实味还原为一个真实个人。(kmy1810《读史笔记》六有条资料可略观)因为他们只需要王实味作为“武器”的符号;同样倔强的魏巍,却被视为“多话老贼”。世易时移,河东河西,向来如此。

魏巍为崔英杰写了《不要杀他!——我也为退伍兵崔英杰说情》;为穷苦人上学写了《教育应向弱势群体倾斜》;为农民工待遇写了也谈农民工问题;为山西黑窑案写了《惊闻山西“黑砖窑”事件》……

他在《答〈当代民声〉杂志问》中自呈胸怀:

【问:“你平生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啥”?答:“是参加革命。”

问:“对您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答:“毛泽东。”

问:“您认为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答:“是为共产主义而斗争,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斗争”。】

——他会写什么样的文章,亦是一目了然。

巴金晚年写《随想录》,知识界叫好一片;魏巍晚年写忧愤《新语丝》,同样是说心里话,顺时逆时,可定乾坤否?

正因为我们回不去了,我们倒不妨看看所谓“极左”说了些什么;不是为了复制历史,而是为了借一种审视的目光注视当下。毕竟,2008年,也许意味着正反之后一个“合题”阶段的到来。寂寞人魏巍,哪里能撼动大局,弄潮儿却耿耿于怀,其中似有无穷奥妙。《谁是最可爱的人》已经撤出中学课本,因为有评论者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文学性不高,是政治应景之作。”令狐补充:《谁是最可爱的人》撤出课本是明智之举则更是一篇奇文。“这是一篇煽情和滥情之作。它对战争血腥的渲染、人类残酷的相互杀戮和为善施爱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仿佛说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魔鬼的决斗,其文学性的描写恐怕难以反映世道人心的本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爱恨和幸福观,在融入世界,和谐为本,和平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的时代,还继续向青少年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然和与时俱进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抵触,对孩子们的心智发育难免有负面影响。

呜呼!告别了《包身工》;告别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便是我们今日的教科书!我们对于左翼文学的遗忘可比辫子戏容易且刻意。一句“落伍”足以打入“另册”。这究竟是作品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在悼念魏巍的文章中,最震撼的题目是“阵亡者魏巍”。我愿意补足这个题目,某种程度我也同意作者的判断,“魏老是阵亡的,……魏老走了,但后人还要继续坚守阵地。因为魏老,以及那些无数已经牺牲的前辈和先烈们,还会在冥冥之中注视着我们,并时时向我们发问:‘我交给你们的阵地呢?!’”

陆川之父陆天明就魏巍的“文学性”争议做了最好的回复。陆天明:悼魏巍“我没有全部读完魏巍老师的作品,我也没有悉心研究过魏巍老师人生的全部历史,我没有资格来评价他的文学成就。我知道,现在有一些人并不赞成魏巍老师那样的活法和写法。他们并不希望作家,更不希望文学跟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紧密挂起钩来。怎么活,怎么写,的确是每个作家,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的体制应该给每一个作家和每一个人以充分的生存发展权利。但是我觉得我们没法在魏巍老师那样一种文学的执着和人生理念的顽强面前无动于衷。近年来,中国文学的疲软不正是因为缺少了这种执着和顽强所致吗?少灵魂,缺精神,哪来真正的艺术?这和中国足球的萎软其实是同出一个病根的。”

我想起最近有一股风潮,歪批和彻底否定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做这种事的当然是“知识分子”,是“文化人”。但在我看来,这些人恰恰既没有知识,也缺少文化修养。历史进步总是表现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也表现在后浪超前浪上。但身为后浪的我们因此就可以嘲弄前浪,蔑视前浪,甚至故意歪曲前浪了吗?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献给魏巍,和他的同代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52年,魏巍(右)在朝鲜三登野战医院采访志愿军模范护士罗克贤。】

附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等:对《集结号》和毁陵事件的几点看法

悼念专题

《新语丝》目录(看题目都够了,写什么,的确是个大问题)

新语丝摘录(《变》、《我想到犹大》等文)

阳春白雪的故事(《天安门》作者卡玛·韩丁姑父、姑姑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观)

话说毛泽东

二次赴朝日记,长征路寻访日记

【魏巍自忆之一】

我听了这种事,总不免引起刻骨铭心的痛。因为我自己就是穷孩子出身,上不起学的苦味,我是亲自领略过的。我家是城市贫民,小时候上了几年平民小学,那是不收学费的,也不要求做统一制服。等到升入正规小学就不同了,每年做制服,又做什么童子军服,就是家里最心疼的事。后来上了简易乡村师范,虽不收费,课本总是要买的。可是我买不起。我还清楚记得,一本范寿康著的《教育概论》定价一元,我父亲整整用了一周的工资才买了这本昂贵的书。买不起的课本就与同桌的同学一起看,和同桌关系不好的时候,他就不让我看了。老师看我的面前没有书,那是很难为情的。后来我给学校书石印讲义,才勉勉强强上完了那个师范。穷孩子读书就是这么难。接着毕业就是失业,连一个月8块钱的乡村教师的位置也找不到。但是这种际遇也带给我很大的好处,即很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和来自上海的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文化的影响。一旦接触这些,我也就很快地变成一个左翼青年。正象一个歌谣说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抗日的烽火一起,我就义无返顾地到前线参加八路军去了。

失学和失业,说到底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在旧社会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后来全国一解放,新中国一成立,这个难题很快就解决了。我至今清楚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连蹬三轮工人的家庭也有大学生,因为那时上大学不要学费,还管饭吃,哪还有什么人上不起呢?我曾到郑州大学参加过,那里大学生的宿舍,很多都是非常土气的蓝印花被子,一看就知道他们大多是农民子弟。这些学生也都一个比一个朴实,学习非常刻苦。那时的大学生一毕业很快就能分到工作,用不着发愁。青年的问题,最大的无非是学习问题和就业问题,这两个大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他个人的努力了。 《教育应向弱势群体倾斜》】

关键词(Tags): #经典河泥(花怒)#魏巍#朝鲜战争#谁是最可爱的人元宝推荐:抱朴仙人,老马丁,神仙驴,landlord, 通宝推:zwx650,闻斜阳,青青的蓝,纳米小洞儿,崂山一道士,一个历史,颐颢山庄,看看,真离,tom,dahuahua,汪洋中的一条鱼,脉冲超宽带,料理,红十月,等明天,呆头呆脑,黄锴爱李莹,千里不留行,柴门夜归,独立寒秋HK,心有戚戚,empire2007,kekepei,兰迪,pendagun,瓷航惊涛,曲道自然,梓童,燕无欢,空格,一日千里,阿蒙2008,caoban,林风清逸,烤糊的卷子,灰灵,清风咋地,廖石,woodmar,路远无轻,篷舟,四处乱晃,柏树林,木头000,忧心,天涯睡客,王铁墩,hnlhl,田雨,谭宁,威武,倒海翻江卷巨澜,诛心,huang,hwd99,西南闲人,zen,王树,随性自在,georgenine,james,以无益遣有涯,唯才是用,搁浅的船,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