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强烈推荐:布莱尔华尔街日报撰文谈京奥后的中国和世界 -- 平天下

共:💬15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下台的人物往往能说些真心话(附布莱尔原文中文翻译)

台上的言不由衷啊

布莱尔华尔街日报撰文:我们可以帮助中国拥抱将来

时间:2008-08-28 14:25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6日文章,原题:我们可以帮助中国拥抱将来

  北京奥运会堪称壮观,强有力地震撼了人们的视听。不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开幕式前对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非正式拜访,以及与部分中国年轻企业家的对话。

  这些中国人,无论男女,都聪明、敏锐、坦率,不害怕就中国及其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最主要的是,他们充满自信和乐观,没有愤世嫉俗,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我想起鼎盛时的美国以及一路前进的任何国家。这些人没有恐惧,而是满怀希望地憧憬未来。尽管无数中国人仍生活在贫困当中,尽管中国存在一大堆有待解决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但正是这次体育盛会所表现出的精神将塑造该国的未来。

  在担任英国首相的10年里,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崛起为大国的步伐不断加速。我在演讲中谈论中国,但只是在理性上理解它。我没有切实感受到,因而无法在政治上完全理解。自从离任以后,我先后四次访华,不久还将重访。人们问我这届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奥运会标志着一个新纪元———中国的开放进程已无法逆转。随着现代化中国的形象变得更清晰,对中国的无知和恐惧将会逐渐淡出。权力和影响力正朝东方转移。一些人视之为威胁。我把它看作是巨大的机遇。但我们必须努力发挥想像力,必须消除任何残存的历史傲慢。北京给人的感觉跟我20年前首次访华时的中国印象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对他们的国家及进步感到由衷自豪。

  没有一个理智的中国人———包括该国领导人———会怀疑他们还有尚待解决的人权和政治及宗教自由问题。与此同时,也没有一个理智的中国人(包括最西化的中国人)会怀疑他们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国正在旅途中,它迅速地往前行进,但它十分清楚旅程尚未结束。观察家们应该设法指出未完之旅,但也应该承认所走过的路程。

  中国领导层为国内的发展问题忧心忡忡,这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中国的内部挑战是理解中国及其政治和心理的基础。我们欧洲有大约5%的人口分布在农业。而中国将近有60%。今后中国将寻求把数亿人从农村搬到城市。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必须伴随着政治稳定。这样做也完全符合我们的利益。一个中国政策不属于放任的民族主义。这是一个生存问题,关系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以和平和稳定方式凝聚一心。这也是为什么西藏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宗教问题还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的原因所在。

  因此,我们理应继续通过对话就人们应该关切的问题与中国接触,但我们在这样做时至少应该考虑到中国的看法。这意味着西方需要与中国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扎根于经济,而且深入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事实是,倘若没有中国的完全参与,21世纪没有什么可以良好运行。有关中国的崛起可能被夸大了。例如,欧洲的经济规模仍然大于中国和印度的总和。

  但是正如奥运会及奖牌榜所显示的,事情不会一成不变。这是历史性的变革时刻。再过10年,到时人人都会看到这一点。奥运会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世人对体育的热爱使得奥运会成为能对现实的人们造成切实影响的事件之一。这届奥运会使世人一窥现代化中国的面貌,其效果没有任何政治演讲能够做到。(作者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汪析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