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德国记者眼中的日本军国主义回归 -- 小兵

共:💬167 🌺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德国的非纳粹化运动相当彻底!

德国战后的非纳粹化运动对纳粹清算得可谓相当彻底。

除了纽伦堡审判,由占领军设立的非纳粹化法庭在各地审理和甄别了几乎绝大部分各地当地的纳粹干部和知名纳粹分子。

但是这是按德国法律和盟军司令部的有关指示进行的,即主要审理纳粹分子是否违反德国自己的法律,以谋杀调查为主,换句话说,各种种族清洗和政治迫害的相关罪名主要看是否构成谋杀、杀害战俘等等,帮助纳粹政权的其他言论和思想性言行主要是进行政治甄别,而不是中国人想当然和习惯的以言论思想定罪然后做人身消灭。因此,许多著名的纳粹教授、文艺界人士最后都免于刑事起诉,但甄别结果决定了他们是否有资格继续担任公职(指在大学和政府机关任职)。这些人基本上在甄别期间被监视居住或者关押审查,结果出来后即释放回家颐养天年。

军队的甄别有些复杂,但也单纯,因为国防军主体被与纳粹严格区分了。事实上,国防军内纳粹党员数量非常有限,很容易甄别。非纳粹化的重点在针对党卫军军官和士兵。这批人被重点清查是否参与各件屠杀等等。因此,战后,国防军重建,旧军官骨干被保留下来,这是后来引发非议的来源之一。但是跟美军在日本庇护石井之流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日本自卫队内部的有问题的旧军官大概要多得多。

值得一提的,在非纳粹委员会建立前的过度期,各占领军各自依照本国政府秘密指示,事实上进行了相当大规模的秘密处决,把占领区的主要纳粹党干已经梳理了一遍。没有审判,气氛恐怖一时。这一行动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解密。

当然,受非议最多的是50、60年代,西德政府内部仍然有不断地被媒体或受害者揭发出一些中高层官员是前纳粹分子。这些人显然是在甄别期间被有意无意放过了。针对这些人,谈论什么利益关联才稍有些意义。

以上都是法律层次的非纳粹化运动。但是,大众的纳粹的同情直到68革命之后才由学生运动所掀起的新社会潮流和社民党人在东方和解政策需要的双重推动下,得以改变。到70年代末,这一非纳粹化运动终于在社会意识 层次上接近完成。

至于国家民主党 NPD,一个新纳粹政党,因为牵涉德国基本法的结社自由这一基本原则,所以是否禁止此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只是,纳粹的言论,特别地,鼓吹集中营制度的种族主义言论在德国刑法里是明确被定为刑事罪的。这在世界范围也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说是非纳粹化清算的一个重要结果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