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语言和民族认同 -- 雷声

共:💬82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吾额邻舍和解放前的主要移民

记得大学时代为了这个问题 在老的上海图书馆查过上海人口志。其中有一条,很是让我惊讶!不过,回想之后,觉得倒也符合情况。

上海的移民超过百万的有四支。前三位的是:江苏的苏北(闸北中心医院附近的通用语,至少90年代后期还是如此)和苏南(本生上海就是苏南的一部分);浙江(太湖流域的嘉兴一带,绍兴附近,和宁波一带);第三位居然是广东。(不过,相熟的高中同学一家和我父亲的徒弟姐姐的一家都是老广东,姐姐不仅广州话说的很灵,而且制图也是又细又精致,就像她的长相和气质。另外,南京路上老的大百货商店有几家都是广东人创建经营的);第四是安徽(纺织业为主,斧头帮为辅。:p)

小时候,我们家的楼上楼下有这样几类移民和他们的亲戚。

1。宁波(同学中极多);2。苏锡常(班主任);3。苏北(数学老太);4。山东(随军南下家属,老李大爷;和早早丧父的孪生三兄弟);其他(居然有日本人。不过,他们在79年后陆续移民回国了。一个隔壁的好姐姐还嫁了过去;俄罗斯人。对门的外婆nga bu,有一个小辈居然是俄罗斯人生的,怪不得长得就是不一样!)。

通用语言:上海话。这个可不是以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对郊县农民广播》的标准用语。大家在家里可能会说相当不同的山东话。--弄得我也能说两句

老李大爷家的山东面食,对过阿婆的慈爱,对过阿叔的上进,孪生3兄弟和他们含辛茹苦的母亲,隔壁同班妹妹de父亲的木匠手艺,对过阿姨优雅的气质,楼下阿婆的宁波话和他儿子的小流氓气息,以及邻栋同班的死敌,还有好多。。。。。。有机会,好好整理一番。

比较现在的邻居,好是想念孩提和学生时代的邻舍生活。。。。。。

我爱上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