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转的陈志武批评陈平的文章

主要是学界针对所谓“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批评。

这种浮躁无聊的提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却是非常流行的提法,不管是对经济学的教育还是中国经济的实践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你会发现陈志武和另一位的文章的口吻是非常重的。

陈平是北大CCER的副主任,可并不是一个小虾米,他被人批评“不懂经济学常识”,但是他在国内,比起多数相同年龄段的教师来说,却还要高。由此你可以想见国内的整体的情况。

我想我们现在的共识应该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是没有问题的,是普适性的。而这些方法论在国内是已经落后了很多年,现在正在追赶学习的过程中。但是你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大多数提“中国特色经济学”的人,都是连这个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都不合格的人。这说明什么问题?

你举的模型的例子,需要具体考虑,当然不错。但是问题在于中国这个具体情况有多么特殊?经济模型的基础和适用条件到底满不满足?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去涉及这个问题本身,我举例子,你也举例子,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例子。所以总是隔靴搔痒,鸡同鸭讲,各说各的。

华盛顿共识的原则,减少政府开支,增加教育投资。你要了解他背后的逻辑,原因就很简单,也是中国现在不断讲的“行政体制改革”,即政府从它不擅长的领域退出,而注重公共服务。经济学意义上,是因为基础教育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所以政府应该提供这种公共服务。

华盛顿共识,是从一系列理论里面提出来的一些比较基本和公认的理论结果,来作为政策建议。全球化当然有利有弊,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总体都是有利的,不然大家争先恐后加入WTO干什么?但是同时它对国家内部的利益集团之间却是不同的,简单的例子,美国允许中国的纺织品的自由贸易,当然对他们国内的纺织企业是不利的。所以大家都想加入WTO,但是在细节和具体条款上却也要争来争去的。如果共识要全世界国家或者人民全部同意,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而WTO现在有150多个成员国,所以全球化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应该可以叫做共识吧。

看中国的改革,我认为不仅要看已经做了哪些,更要看到改革的方向。增加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投入,利率市场化,税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等等等,这些华盛顿共识的主要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要么在做,要么是政府一直鼓吹要做的事情。我说中国才是华盛顿共识的有利例子,没有错吧?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2/27/content_7674769.htm

http://www.yzgp.gov.cn/ReadNews.asp?NewsID=738

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8215/31501/index.html

http://www.mof.gov.cn/caizhengbuzhuzhan/zhengwuxinxi/diaochayanjiu/200807/t20080709_56627.htm

http://bond.hexun.com/2008-07-30/107780029.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626/23421725661.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21/content_1432160.ht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