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唱《八路军进行曲》的国民党王牌军 上 -- 萨苏

共:💬47 🌺2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有标准答案,只能给您我的看法

第一是指导混乱,敌情不明,杜聿明根本不信任史迪威,坚决执行蒋介石“全军为上”的方针,所以坚决不同意向印度前进,只能选择回国。

第二是如果从大路回国,只有消灭腊戍日军(56师团约一万名),才能打通回国道路。而当时远征军的兵力,杜聿明认为无法达成这个目的。

杜聿明的判断是否正确?

这不好说,但我们得说杜聿明的军事素养并不差,缅甸右路已经失去,意味着56师团可以集中腊戍阻击杜聿明,如果攻打腊戍,前有56师团,后有18师团和55师团(日军仅有33师团在和英军接触,英军入印也是溃败,很多人车扔在路上,新一军打回来的时候看到这些车辆残骸依然整齐地摆放在路上),杜聿明不是十万对一万,他手中的主力是第五军,其中200师在同古经过十天血战损失很大,能战的实际只有新22师和余韶的96师。其他两个军,96军军部提前逃回国内,只有新38师和杜聿明在一起,并有较强战斗力,第六军是右路主力,日军攻击腊戍主要打的就是第六军,这个军本来战斗力就不强,撤退途中多被隔在腊戍以东,并没有和杜的部队在一起。更要命的是腊戍是中国远征军的后勤基地,连坦克都在这里待运就被日军缴获了,没有后勤支援的杜聿明要打破腊戍的确有些困难。

说句不怕丢人的话,看看抗战前期,十万中国军队围攻一万日本兵,有没有成功的战例?杜聿明是一个风格稳健但缺少用奇的指挥官,他选择避战属于一个自然的选择。

当然如果他能够在野人山中找出一条路来回到国内,他就是英雄。

问题是他没有找到,而且最后还被史迪威救到了印度。

换一个更加积极的指挥官,当时可能就是拼了,突出多少算多少,但是成功率有多少不好说。

怎么会弄到这个地步呢?关键还是不协调,日军在缅甸原来只有两个师团,听说中国出兵,临时征调了18,56两个师团增援,中国军队竟然没有得到英军的及时通报!忽然冒出来一个师团打到腊戍,让人地生疏的远征军的确大为混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