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产生世界级企业的路径选择(一) -- 陈经

共:💬127 🌺5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不靠谱阿

看到这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靠谱。陈经讲了三个观察:韩国经过危机,或了过来,并且逐步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看韩国500强企业的营收和利润规模,得出韩国的企业战略;第三个是中国的战略是以小养大。陈经自己看重的,作为经济研究的要点是能从实践中观察。对此,我十万分同意,没有先天的理论,除了数学,都是观察多了,大伙总结总结,牛人提高提高,上个层次,抽个象,弄个理论出来。所以观察很重要。

另外,有了出色的观察,仅仅如此还不行。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以便能把观察的要点串起来,成为一个可靠,牢固的体系。逻辑也很重要。

有了这两点,我来说说为啥觉得陈经这篇东西不靠谱。第一,没有看见一点逻辑在里面。韩国有大企业,小企业没有看到数据,陈经变从500强几个最干巴巴的数据里面得到一个战略,就是以大养小。我猜陈经的意思就是韩国靠这个战略渡过难关。那真是天方夜谭,这样的观察到结论也未免“直觉”加“粗糙”了些。韩国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我没有研究。但是看看他们工程师的队伍和质量,我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其他可能还有很多,比如紧抱大哥的腿,锐意进取开拓市场以及这个过程里相对弱小的阻力。但绝不是什么以大养小就能概括的。如果我猜错了陈经的逻辑,那我不知道谈论这些韩国企业的甘巴数据的用意何在。至于后来得出结论,从1998-2008这十年,是韩国抓住了机会,而中国错过了。那么到底中国错过了什么?总不能屁股决定脑袋地说,中国没搞好,所以错过了。关键是为什么?到底是我们缺了什么东西。这里没讲,而且,这十年,我看祖国发展的挺好了呀。韩国人偏执所以就发展几个产业?这如果也是理论或者道理的话,那偏执的波兰人还不得成中欧明珠?而且世界上还真不少偏执的民族。

第二,中国的战略是以小养大。首先,我注意到哪里说这个是条战略了。我估计陈经想说的是,据观察,中国的企业组成是中小企业为主。这个不能说是战略。重复建设难道还是战略不成?况且,政策里面,除了碰到困难了,没有见到什么是刻意扶植中小企业的。

第三,收尾又来了机会错过了。然后再说一次,是因为大家的眼界有问题。然后又杂七杂八的扯一通,大家没有诚意搞技术。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要摆了事实才能讲的,这牛头不对马嘴的突然又跳出来说这些,前面的几段都在干吗?眼界的问题,我上篇说过了,绝对不是那么回事。高技术的问题,还是那句话,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不是瞎扯的。没钱没实力哪能攻克壁垒,小企业国内昏昏边角地带可以,让他搞底层技术?要讲个风险回报把。把全部剩余资金砸了也不一定能搞出来,要他们自杀啊?所以,这段总结实在是莫名其妙的跳出来,没有基础,没有前奏,而且结论本身内容也非常不靠谱。

我的看法还是,这东西不靠谱。不过也不一定,陈经有可能接下来会有上面问题的回答。那我继续等待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