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什么叫阳虚?什么叫阴虚? -- 九霄环珮

共:💬87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阴阳学说的核心价值现在看来主要是一种平衡思想。

体现在物质的平衡,和功能的平衡。

比如维生素需要维持平衡,所谓上火许多情况下是缺少维生素。当人体在极端情况下,精神紧张,神经绷得很紧,或者某些活动相对应的神经兴奋,在这一类情况下,身体为了满足这种特别的需要,就需要高度消费身体储存的各种物质资源,比如维生素,矿物质,各种酶,各种营养物质等等,在中医里也就是所谓“精气”等等。相反,心平气和就避免了大幅度的尖峰式的物质需求,从而降低了生理系统发生紊乱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态平和是有利于养生的。

物质的产生/积累和消耗是和身体的功能相伴相生的,相应的功能失去平衡无非是过于亢进或过于疲弱。

阴和阳(名词)应该是针对生理/病理的具有对立意义的活动,功能,形态等概念的总括。而虚/盛(形容词)则应该是对这些活动/功能/形态的一种相对于正常状态的定性的评估。阴/阳/虚/盛可以是泛泛而谈,也可以是针对具体的一个脏器而言。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主贴没有下定论,这里我也下不了。随便下结论不是科学态度;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不求甚解也不是科学态度。

中医里的肾,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把中医的肾和现代医学的肾等同起来。也许可以这么说,中医的肾,兼有肾,肾上腺,生殖系统,还有一部分神经系统。

以下只是随便聊聊,不要当真,付之一笑即可:

“肾阳太盛,肾阴太虚”:是否是因为近期经常性的神经紧张/兴奋(肾阳太盛)而导致体内相关的物质资源储存出现一定的透支(肾阴太虚)。也就是说物质的消耗大于物质的补给。也可以说是精神/神经性忙碌超出了额定的范畴而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

“肾阳太虚,肾阴太盛”:这个似乎不太好讲。肾阳太虚应该是与肾有关的功能疲弱,我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应该也存在“肾阴虚”。而且,按照阴阳的哲学思想,很可能就是经历了“肾阳太盛,肾阴太虚”之后而出现“肾阴阳两虚”。中医的思维经常就是这样的。

再重申一下,以上只是随便聊聊,绝对不是说雪个你的身体有什么虚不虚的。

总之,我觉得,中医的理论告诉人们的大道理无非是提倡平衡,避免各种过分的行为(过分劳累,过分兴奋/紧张/忧虑/恐惧/愤怒,偏食,暴饮暴食,宿夜,酗酒),避免不适宜人体的各类环境(寒,热)和邪气(细菌,病毒)等等。

中医的一些具体治疗措施(除了中药)也许也是值得参考的,但是都需要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进行验证。

所以,相对于那些“废医验药”派,我主张“验医验药”。

借你的话题,又多说了几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