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迟到的科学, “迟到的欢迎“ -- 晓兵

共:💬1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迟到的科学, “迟到的欢迎“

1. 我的一生追寻(《我为什么活着》)

——罗素自传的序

三种情感,

简单而又汹涌澎湃,

占据了我的一生:

对爱的渴望,

对知识的寻访,

还有那难以压抑的对人类苦难的怜伤。

这些情感吹打着我,

就像那狂风一样,

来回晃荡,

反复无常,

越过痛苦的海洋,

来到绝望的身旁。

我追寻爱,

因为它令人陷入沉醉——

是那么的令人沉醉,

以至于我,

愿意以我剩下的全部生命,

来换取那仅仅几个小时的甜美。

我追寻爱,

还因为它让人远离孤单——

是那么可怕的孤单

好似一个战栗的灵魂,

从那世界的边缘,

探向那冰冷又毫无生气的无底深渊。

我追寻爱,

更因为在爱的结合中,

我看到了神秘的景象:

那景象,

就是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着的——天堂。

这就是我追寻着的,

虽然它或许,

对人的一生太过美妙,

然而最终,

我已寻到。

以同样的情感,

我追寻知识。

我想看到人们的内心的深处,

我想探究星星的为什么发光。

我还想领略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那种支配着万物变化的数字力量。

一点点的,

不多的,

我已追上。

爱和知识,

尽其可能地引领着我通向天堂;

然而怜伤,

又总是将我带回尘世之上。

痛苦的呼号在我的内心回荡:

忍饥挨饿的孩童,

备受欺压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自己子女视为累赘的无助老人,

连同着这整个充满了孤独、贫穷、痛苦的世界,

让人类的生活,

沦落成为笑谈的对象。

我想减少这样的罪恶,

然而我无能为力——

我也在忍受创伤。

这就是我的一生,

值得一过的一生。

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愿意再来一次——

这样的一生。

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我追寻知识。

我想看到人们的内心的深处,

我想探究星星的为什么发光。

我还想领略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那种支配着万物变化的数字力量。

一点点的,

不多的,

我已追上。“

罗素在这里讲的知识, 自然科学多一些.

一般而言, 简而言之, 社会科学更多包含很多罗素提到的其他两种“情感”.

3。 根本上, 科学首先是一种思维方法, 是一种哲学

毛泽东不知道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贝叶斯法则“ , 但他懂得,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 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 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牛顿: “我能测算天体的运行,却无法揣度人类的疯狂。”

毛泽东是人性大师, 中国的许多太极拳大师也是人性大师, 战略战术大师.

牛顿投资南海公司股票,先投资7000英镑,获得翻番的利润; 他加大投资额,最终亏损了2万英镑。

凯恩斯的股票投资成绩好多了.

4. 科学就是要挑战未知

即使是随机事件, 大规模大量发生时, 很多时候,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能够猜出随机事件的取值规律的.

很多时候, 很多储存在我们身心中的潜意识, 包括EQ, 往往是错的, 经常导致我们实践中的失败.

对多数人而言, 笼统地说, 错误的,潜移默化的潜意识往往是先入为主的, 科学常常是迟到的.

错误的潜意识需要经常地用科学, 用学习把他们从我们身心中清理掉.

5.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毛泽东

毛泽东说他自己:“我这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蒋介石赶到了那个海岛上,一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他没有提到抗美援朝 .“文化大革命“当然是错的. 他还有许多其他错误.

我个人感觉, 现代资本主义世界, 大的战争很难打, 打也打不长。

现代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和平竞争, "软"战争, 所谓 IQ, EQ, ETC., 综合实力的竞争: 个人, 利益集团, 国家.

很少人天生就会竞争, 打仗.

“毛泽东是一个没进过一天军校的师范中专生,却能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关键是他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书——实践——总结——升华。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书,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自传中清楚地看到。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典故。例如: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通过读书,毛泽东了解了很多著名的战例,从中领悟到许多战争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又非常重视向实践学习。他强调:“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也打过败仗。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是土城战斗。这是毛泽东取得指挥权后指挥的第一仗,对于实现中央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计划具有决定作用。但由于敌情不明、对川军战斗力估计不足,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很惨,形成敌我对峙状态。关键时候,毛泽东临机处置,令中央红军迅速撤出战斗,放弃北渡长江计划,西渡赤水河,就此拉开了四渡赤水的战幕。土城战斗失利后,在遵义会议上受到批评的博古嘲讽说:“看来狭隘的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红军指战员中也有不理解的:不是换了领导,怎么还打败仗?挫折面前,毛泽东积极吸取教训,坦率地承认土城战斗是一个败仗,总结了3条教训。这也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及时总结失败的教训,调整战略战术,争取下一步的主动。

作为学习的第四个阶段,毛泽东善于将理论的学习、实践的经验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毛泽东强调:“当前的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性?如何指导这个运动?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懂得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部,也还没有懂得中国的全部。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如果有人拒绝对于这些作认真的过细的研究,那他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是一个伟人,但他的学习方法却是每一个普通人可以学习的。“

谢谢爱莲“迟到的欢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