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南方!南方!(1)红钻帝国与济南暴雨 -- 陈郢客

共:💬329 🌺649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否定新闻自由的价值

我也关心过水淹银座地下广场事件,一直闹不清到底死没死人。问过济南同学、同行,有人对此事持疑问态度,有人说肯定死人了,断定决没死人的一个也没有。看陈mm帖子才知道连质疑最力的南都也认定没有死人,这桩心事终于了结,一年啦!

新闻报道怪现象很多。报载“某某连环杀人案告破”,杀人案发生时却不报道,这是无头有尾。水淹银座算有头无尾。实行夏时制,当年报出节省多少多少亿,这算真头假尾。一系列事件分割的支离破碎不做综合报道,,虽然大多数新闻都报道了,非内行人不知内部联系。还有的玩弄春秋笔法,非得精研一套新闻“公羊学”不懂解读。至于那些境内不报境外报的更多了。平时热衷传播小道消息,发生大事时怀疑新华社不是小市民的劣根性。实则信息控制下民众不得已的选择。新闻是人写的,新闻机构有归属,天然有倾向性,南都也不比新华社强多少。新闻既不可能绝对公正,新闻自由的价值在于补缀零七八碎的碎片,凑成一幅完整的世界图景。四川大地震报道就不错,新华网比什么新闻机构报道的都全面,那段时间只看新华网。

“红钻帝国”在网上言之凿凿的造谣就该得到惩戒,与新闻自由无关,作为成年人该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哪怕是在网上。 济南新闻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也奇怪,这件事就不值得跟进报道?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本身失去公信力,把个疑团留给大家,下一次有突发事件民众还是本能怀疑媒体,对谣言将信将疑。南都关于此事件的年度评论非常可笑,既以新闻为主业,银座死没死人、“红钻帝国”造没造谣的事实难道不重要?南都质疑最力,就有责任给读者讲清楚。非得保持一贯正确形象继续欺骗读者?新闻报道和价值观讨论似应分离。

看惯了方头方脑没人味的新华社电讯,有段时间非常喜欢《南方周末》的文风,往往起笔劈头一句,后面势如破竹,非常华丽,颇类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后来看黄永年《学苑与书林》,记录早年听吕思勉先生讲《古文观止》笔录,专门评苏轼此文,看的冷汗直冒。费点时间抄上来。

------------------------

此等文字,世俗以为妙文,实则甚劣。问其何为劣,曰:浮而不实而已。昔人应试及酬应之作往往有此病。或谓酬应为人所不免,酬应之文,似亦宜学。然酬应之文,实无别法,本不待学而能。且言贵有物,须从精实中立足。如此,偶作酬应文字,亦时有可观,所谓深人无浅语也。若先从浮而不实处下手,是从下乘中立足,尚安有成就之望乎?【作文须理实气空,所谓理实,即内容充实】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起笔即不大雅。【非骈非散,当时俗调】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不可诬也”,语皆似是而非,所谓浮而不实也。【此等经不起细按】

“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无足怪者。” 孟子所云之气,非古人所谓在天为星辰云云之气,牵强附会太甚。

“则王公失其贵,——仪、秦失其辩。”【连排多句,宋人俗调,坡公非不能为佳文,此盖随俗酬应而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