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少年十五二十时--- 童军社团。 -- 北宸

共:💬15 🌺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少年十五二十时--- 童军社团。

在美国许多超市门口,常常会看到一群孩子穿著童军制服,向往来的顾客兜售童军饼乾。看著这些脸上掛著微笑又有礼貌的孩子,总是不自觉地产生一股亲切的感觉。

思绪回到中学时候了,那时我也穿著白衬衫,湛蓝色的窄裙,是世界女童军的一份子呢。

臺湾学校的社团活动,一般从高中就开始了,入学时五花八门各个社团的招生海报,似乎急著向青涩新生招手般地让人眼花撩乱。记得我註册的那一天,在扰攘的家长、新生、老师堆里,穿梭著一群白衣蓝裙的女孩,她们很熟练地帮助新生办理各项入学事宜,得体的气质让我看了著迷。那天第一次知道了这个社团叫做兰姐女童军 (Ranger Girl Scouts) ,她隶属於世界女童军协会。选社团时我没有犹豫就勾了这个选项,在往後的高中三年,这个选择带给我许多惊喜与快乐。

这几天我细细回想十五岁到十七岁的那段日子,一些尘封的记忆,一旦打开,却越显鲜明。。。

那时每个礼拜六下午,班上的同学们都陆续回家了,整个午後对於我和夥伴(童军间是彼此这样称呼的)来说,是一个教室书本以外截然不同的世界。

由於童军活动的起源来自於英国贝登堡上校於一九零七年在英国南部白浪岛举办的露营活动训练。训练的项目包括: 露营、营地工程、急救、结绳、野外生火、炊事和传讯等技能。也因此野营技能是童军首先必学的课程。

先来説説搭帐篷吧,我们学校童军小队是八人为一组,因此使用的是含外帐的八人複式帐。

要搭这种帐篷很费功夫,角度距离都要丈量掌握恰当,营钉分大中小,各有不同的数量,弄错了都不行。收纳起来更要小心,营柱、横樑、营钉、营绳,总得来回数,落了一个,下一次就搭不好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含外帐的八人複式帐

睡觉的配备解决了,吃饭的灶台、餐桌,也要自行準备。这个"自行準备",可不是随便説説的喔。。。

看看下面这张照片,这是营地工程标準的餐桌。幸好只是训练,竹子是届届相传,不用真的去砍竹子。不过一群女孩子搭餐桌、搭灶台、搭营门、还有瞭望台。。。一开始还真是蛮吃不消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竹子綑绑在一起时,交叉与垂直的綑绑方式各有不同,练习纯熟了也就不觉得太吃力。但若是在大太阳下搭工程,麻绳上要时常灑水,否则绳子会很容易松开,搭好的餐桌就会晃来晃去的。

炊事

这个和营地工程相比,显得有意思多了,也是女孩子天生就比较在行的。那时我们有小组竞赛,比哪一组做的饭菜最美味,现在我闭目回想,还记得竹筒饭的清香,还有玉米蛋花汤与配上九层塔的三杯鸡。。。

急救

因为是野外活动训练,急救的知识不可或缺。红十字会会专门派人来教授这个课程。从叁角巾的包紮法,担架的搬运,到CPR心肺复甦术,野外动植物的认识。。。都教授得很紮实。最後我们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拿到红十字会的证书。

那时要测验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一条童军绳打出九种不同的绳结。譬如撑人结,就是攀岩时救人可用。其他的绳结法,敲敲脑袋,想了会儿,记不起来了。只记得自己确实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打出考试的老师所有要求的绳结。

还记得考CPR心肺复甦术时蛮紧张的,因为那个安妮假人模型身上接著监测器,按错地方,仪器就会亮灯; 而且安妮模型做的很逼真,总觉得是真的在对一个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所以丝毫不敢大意。

拿到急救证书的时候很开心,小心翼翼地保存在随身携带的皮夹里。三年之内都可以出示此證件,在必要的时候,对人施以急救。

在美国,现在的公司也提供这样的训练,想想也应该再去考一张这个认證。

传讯

在野外一般是要假设没有现代化设备的,所以我们也学双旗语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以下这个图説明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双旗姿势,挺好玩的。我们会用这个来玩找宝藏遊戏。规定不能説话,只能比旗语来説明宝藏位置。这个遊戏往往可以消磨一整个下午,就是得要常常提醒自己打旗人的右边是自己的左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美国海军的旗语一样是以字母为单位

团康

每年社团的盛事就是团庆时的营火晚会。营火可以説是露营的兴奋剂,营火的火焰、歌曲和欢笑,以及静静地注视著馀烬慢慢地熄下去的景像,都深深地嵌入回忆里。

最令人感到兴奋难忘的营火点燃方式是高空点火,又叫火鸟。这是用一根铁丝,一端绑在三四层楼高的位置,一端绑在营火火架上,然後从高的一端点燃空纸筒(内塞易燃物)的方式来点燃营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下这个连接,是我看过最棒的火鸟了。第一次看到真的做出翅膀来的。(我们以前只做出了个火球,为了写这篇文章,找到这个连接。看了很兴奋,却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到底怎麽办到的。。。)

营火火鸟

除了以上提到的林林总总之外,还有社区服务,国际礼仪的学习,和亚太地区其他的童军团交流。。。童军这个非政治非军事的国际组织,其实从中学到的很多技能,在往後的日子里并没有真的使用过。事实上我觉得除了对毅力和体力的训练,最重要的是学会过群体生活,和同伴互相帮助。体验到了消除个人自私和自负的友情,这个对我来说或许是最大的收穫。

童军历史简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童军运动始创人 世界童军总领袖 贝登堡

童军运动始创人罗勃特.史蒂芬逊.史密夫.贝登堡 (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 一八五七年二月二十二日诞生於英国伦敦。一八九五年,西非阿舌隶王叛变,贝登堡率军平乱。当时,他所带领的军队,在最短促的时间内,迅捷地步行闯越遍及一百五十馀哩的森林,其中包括众多险峻悬崖峭壁和惊涛骇浪的急流河道,因此,除了赢取得土人赐与『不睡之狼』的称号外,并且因战功而晋升为上校。

一八九七年,贝登堡上校重返印度,出任英皇第五近卫骑兵团司令。开始采用小队制度方式,训练军队,并把训练大纲编纂成《Aids to scouting》这本影响後世的军事手册。

一八九九年,贝登堡驻防南非麦发根城。十月十一日,令他声名显赫的著名波尔战争爆发。麦发根城被九千多名敌人重重包围,驻军郤衹有八百馀人。难以应付如斯紧张局势。贝氏召集当地一众青少年,组织成为传讯员,训练他们的工作效率性;服从性和敏捷性。授与急救和传讯等技能,使能胜任多种後备军队的任务,用以减轻驻军职务。 经历约有七个月的二百一十七天严密包围後,终於在一九零零年五月十六日解围。此役令贝登堡举世知名,更深受英国朝野间热烈赞颂及欢迎,被视为英雄人物,并且跃升为军队中最年轻的将军,官拜少将。 波尔战争後翌年,时维一九零壹年, 贝登堡组织创办山区侦察的『 南非警卫队 (South Africa Constabulary) 』,配备制服,乃是後来童军制服的原形 。

一九零七年,贝登堡中将是年五十岁,为著实际了解自己的理论而进行一项历史性露营实验训练。二十馀名不同社会背景,年龄在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青少年儿童,於是年八月九日,接受徵集在英国南部白浪岛参加露营活动训练。贝氏使用小队制度,把孩子们分为若干小组教导他们露营;急救;结绳;先锋工程;游泳狩猎;野外生火;炊事和传讯等知识技能。

露营实验结果,获得空前成功。贝登堡把该次露营的经验作为蓝图编写成书。便是著名的《童子警探》。贝登堡著作的《童子警探》一书面世後,童军运动瞬息发展至全国各地,更在联邦国家中广泛流传。

世界童军运动从一九零七年的二十馀人,发展至现在约一千六百万人,超过一百五十个国家都建立有童军运动。

最後提到中国的女童军,最令人耳熟能详的就是一九叁七年向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献旗的杨惠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是由电影“八百壮士”扮演杨惠敏的林青霞和杨惠敏本人的合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完]

元宝推荐: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