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关地震预报,简单说上两句 -- 电子赵括

共:💬142 🌺3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衰减论过于简单了

总的来说是那么回事,地震能量释放随着距离的加大而减小,破坏力也相应减小。但在地震的有效作用范围内并非如此,至少应从三个方面分析:

1、地震能量的释放点不是在震中,而是在断裂带上。因而破坏力的大小并不是距震中远近的概念,但是可以说跟断裂带的大小和距断裂带的远近有直接关系。

2、对建筑破坏力最大的是横波而非纵波,而横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震中以外地带。

3、具体的烈度要通过不同地点的地质状况来体现,100公里外有可能比震中更严重。

拿本次汶川地震来说,N31.0/E103.4这个点实际上是在映秀镇西南11公里处,主要居民点距震中公里数如下:

(红色标识的城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

----------------------------------------------

映秀 11 德阳 95

都江堰 21 龙泉 98

彭州 52 安县茶坪 115

彭州大宝 55 雅安 119

汶川 56 安县 120

理县 57 黑水 126

什邡红白 71 绵阳 137

什邡 74 北川 144

成都 77 江油 153

绵竹 85 松潘 185

茂县 88 平武 190

绵竹汉旺 90 汉源 199

小金 92 青川 248

----------------------------------------------

再看一下实际烈度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核心灾区等烈度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烈度的大小并不是围绕震中,而是围绕东北-西南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做文章。断裂附近最明显的例子是北川县城,它距震中144公里,烈度高达11度,几乎是全城覆没。另一个达到11度的地点是映秀镇,这不是因为它差不多在震中,而是因为它跟北川处在同一条断裂带上。

青川是灾区里距震中最远的一个,248公里,它的烈度也超过了9级。相对照的是成都,它因为不在断裂带上,虽然距震中仅77公里,烈度仅为6度。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松潘,松潘和平武县距北川不远,但这次没听说有什么事。松潘平武均位于另一个地震带--松潘地震带上,它们跟汶川地震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上图中它们属于局部现象,等烈度线实际上并不构成平滑而连续的几何图形。

龙门山地震带和松潘地震带同为我国著名的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龙门山地震带上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茂县-汶川、北川-映秀-青川和江油-都江堰三个主要断裂带,其中北川-映秀-青川(以北川-映秀段为主)是主断裂带。这个分布特点与大地震的实际灾情相符,它同时可以解释为什么汶川的灾情并不如北川严重、离震中稍远的茂县灾情不如离震中最远的青川严重。

纵观这个贴,都没有提到汶川地区在震前的异常情况被国家地震局忽视而造成无预报的最可能情况:

1、在南北大地震带中,龙门山地震带受关注的程度可能不如其他地震带。

龙门山地震带相对较为沉寂,有史以来最大级数的地震是1657年(清顺治年间)的汶川6.5级地震,从未出现过7级以上地震,而最近的超过6级的地震是1970年大邑的6.2级地震。

松潘不同,虽然相隔仅几十公里,松潘却是一个相对活跃得多的地震带,仅新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地震就包括1960年的6.7级地震、1973年的6.2和7.3级地震。

另外象康定-西昌地震带(1955年7.5级)、云南通海(1970年7.7级)、甘肃海原(1920年8.5级)这些地震带都更令人注目。

2、龙门山地震带实际上是一个人口密集区,因此地震局对地震预报这样一个政府行为持谨慎态度。既不敢不报,也不敢空报误报,却没想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大地震说来就来了。

3、被成功预报的辽宁海城地震属于前震-主震-余震的类型,研究人员可以从越来越强的震动来预判大地震的来临。汶川大地震据说是主震-余震的类型,缺乏自然预警,所以不易判断。

这一点实际上是国家地震局的一个辩解,不过我取过同一时期(震前-震时)四川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的地震波图形进行对比,其结果有些出乎预料:

一是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波形(M/T图)显示汶川大震前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地震活动http://www.csndmc.ac.cn/newweb/plot.htm

二是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对余震的记录都有较大差异,而实际情况与四川地震局的波形图示相符。

最大差异在5月21、24和25三天,国家地震局数显示21和24日两天有较大余震,而四川局显示最主要余震出现在25日(即理县6.0级),21、24日两天并无大动静。

四川局的余震显示(M/T图)本应在这里http://www.eqsc.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yzxlt01.html

,但现在换成一个时间不明确的图示,让你无法再对比。不知是不是为了讲和谐。

但是不要紧,我两张图都存了下来:

国家地震总局-国家地震台网中心M-T图:

点看全图

四川地震局-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M-T图:

点看全图

难道国家地震局的设备有问题?

最后,我指向国家地震局有可能的疏忽,并不代表赞成地震可以准确预报的说法,我只是觉着那帮人现在除了沽名钓誉外近年来几乎没有太大的作为。我的上司跟北京市地震局某领导是同学,5月12号北京的楼晃了几下,我的上司在认识到不是自已犯晕之后就打了电话给她这个同学,后者当时正在怀柔开会,说那我问一下啊。10分钟后回电说,是四川地震了。

就这种状态,能比1800年前的张衡有更大的作为吗,人家守着个地动仪,在地震发生时(不是之前)也能大致说出什么方位闹了地震。

所以,我一方面同意“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这句话(特别是准确的短临预报),我也希望中国学习美日从地震预报的胡同里伸出头来,将一部分精力和资源拿出来开展如何减小地震灾害损失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认为这句话实在救了国家地震局。你只要看看512之后他们偶尔在电视上露面时形容枯槁的样子就知道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