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云水谣》背后的故事(一):中共台湾地下组织的覆灭 -- 大魔咒

共:💬58 🌺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云水谣》背后的故事(二):中共台湾地下组织的覆灭

在上一节结尾的时候,我们提到通过“杜院长”来精确定位王庭武是很有难度的。“杜院长”熟悉的人肯定不少,可是咱既不是保密局也不是CIA,这一网撒下去漏掉的鱼就太多了。因此,在定位王庭武的过程中必须要做一些工作,把有嫌疑的人物缩小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

先来把限制条件找出来:

第一,《云水谣》的剧本源自张克辉所著《寻找》。这表明,“杜院长”和张克辉本人都认识“王庭武”的原型。在网上查找张克辉的简历可以了解到,张1948年到大陆参加解放军,1978年后统战方面一直担任领导职务。据此猜测,王庭武的原型在台湾应该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张在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台湾,试想一个毫无名气的人怎么可能既认识张克辉有认识“杜院长”?)。

第二,从《云水谣》中可以看到,王庭武是这样评价“杜院长”和杜太太的:“暑假从日本回台湾,在轮船的甲板上跟一个美女擦肩而过,一见钟情!一个非此人不娶,一个非此人不嫁……你们猜这两个孤男寡女是谁?”。由此可见,王庭武的原型和“杜院长”的私交不错。

第三,张克辉曾任政协副主席。可以推测,王庭武的原型不太可能是反面人物。

有了这三个限制条件,就可以正式定位王庭武的原型了。不久我就找到了这样一个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蒋渭水。眼熟吗?蒋渭水和陈秋水这两个名字的构造法很相像哎。也许你会反驳:闽南人姓陈的很多,名字中带水的也不少,陈水扁岂不是也是原型?不要急,慢慢来。

蒋渭水(1891-1931)因为抗日而闻名(说民族运动也可以),台湾蓝绿阵营都根据自己的需要给蒋渭水高度评价,这种局面被人戏称为“一个蒋渭水,各自表述”。这样一位名人可能作为王庭武的原型吗?请往下看。

王庭武的女儿王碧云也是《云水谣》的主角。那我们来看看,蒋渭水是不是也有一位女儿的名字和王碧云有关?没错,蒋渭水的养女名叫蒋碧玉。

在电影中,王碧云和陈秋水订婚,陈秋水因为是赤色分子被通缉;在现实中,蒋碧玉的丈夫是共产党,于1949被保密局逮捕。

到这里,我们不仅找到了228事件前的陈秋水(王庭武)的原型,还顺便把王碧云的原型之一也挖出来了。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偶然的。把王碧云的原型(蒋碧玉)写入电影不是第一次。台湾电影《好男好女》讲述的就是蒋碧玉和丈夫钟浩东的故事,而且连名字都一字未改。统一战线无处不在,1995年,《好男好女》攻陷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之最佳导演,改编剧本,录音三项阵地。其实,《云水谣》就是如假报换的统战武器。有人不相信的话,可以搜索一下,看看参加《云水谣》首映式的都是哪些单位。

-----------------------------------------------

在前面,我们提到,《云水谣》剧本改编自张克辉所著《寻找》。那么,如何解释张愿意把这样一个人物写入自己的剧本呢?王碧云的原型之一蒋碧玉与自己的丈夫同时被捕,在她被释放后到到大陆寻亲。根据原台盟广东省委副主委郑晶莹的回忆,蒋碧玉的长子是在她的帮助下找到的。张克辉担任过台盟中央主席,在蒋碧玉寻亲的时候正领导对台统战工作,所以张把蒋碧玉作为自己剧本中人物的原型是没有问题的。

说了这么长的时间,到了把《云水谣》和中共台湾地下组织覆灭关联起来的时候了。大家注意看上一段,王碧云的原型蒋碧玉到大陆寻亲得到了台盟广东省委的直接帮助。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国军“转进台湾”之后,回大陆寻亲的不少,除非有独特的经历,否则不是每个寻亲老兵都有机会得到台盟省委帮助的。 事实确实如此,中共台湾地下组织的覆灭正是从蒋碧玉被捕正式开始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