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和平友好起于心手相握 – 评汶川大地震后中日关系的缓和 -- 萨苏

共:💬169 🌺4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话很难说出口

政治就象钟摆,中间是现实,而它总是向左或者向右摇动。

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就象无论怎样,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东海油田,钓鱼岛都是不会消失的。

但是政治的钟摆与钟表店的不同,它不但可以总是挂在现实的一边不动弹,还可以拉动现实向那边走。

这个钟摆就是情绪问题。

情绪钟摆作用最典型的就是台湾的台独问题。

所谓大陆威胁,其实根本无中生有,但台湾的舆论和政客,居然可以用它引导出台独的狂潮,几乎造成两岸开战的后果。今年春天,解放军的情况就是千钧一发 -- 这不是吓唬人,空军美国问题研究的一位专家这样对我说,“我们玩真的他们还能认为是假的呢,怎么会玩假的吓唬它?”假如台独公投过关,那就是钟摆拉动了大钟,这种事情,我们几乎眼看着它发生 -- 假如当时有某个擦枪走火的事件,这就不是几乎的问题了。

这段内容,今后慢慢当时的部署,准备肯定会透露出来,到时候大家会明白我不是在编造。

至于更小一点儿的实例,中国足球怎样把一个怎么看怎么生机勃勃事业人为地玩成残废,更是事在人为的极端表现。这个倒不是情绪的作用,不过也很类似了。

所以,情绪,特别是民众的情绪,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发挥作用,它根本就是政治的一部分,是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谁能说中苏对峙里面感情的作用小呢?

王重阳说周伯通不能达到武学巅峰,因为他没有济世救人的胸怀。精通厚黑学同样不够达到政治的顶峰,因为它忽略了感情的作用 -- 每个政治大师都是精通厚黑学的典范。每一个政治大师都明白人性,感情对事业的危害,但知道危害就抹掉它的只是高明的政客却不是大师。大师的优点在于他们明白人性的危害,也明白它的好处,因此不会抹杀它,而懂得怎样让它为自己服务。周恩来的感情不是工具,而是真情,因为他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们之所以为大师,因为他们比单纯的政客还保留一份人的内质。没有这个,就象餐桌上少了一味糖,可以做出盛宴,却总难完美。

感情,情绪是可以利用的,所以,在一个主意失去了现实的支撑,面临危机的时候,它的声音会越发尖利刺耳。这是因为大钟在倾斜,它的主人想把钟摆固定在大钟的一侧来拉住所有。然而,感情,情绪是政治的一部分,却还有更多其他成分在其中,现实因素的改变,经常让感情失去依托。苏德开战的时候,英国人仇恨布尔什维克的感情就是这样。丘吉尔因势利导。连战登陆后,大陆温和一面展现给台湾人民,陈水扁却在用挤出来的高音C拉住台独钟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明白情绪,感情的价值,又需要明白它的限度。

所以丘吉尔成了英雄,陈水扁成了13趴。

中日之间,也脱不开这个圈。

我们是否可以看看,地震之前,中日的对立,是什么和什么的对立。

政府的对立么?我的看法中日政府目前并无太大对立的话题,长远的竞争存在,短期的合作也在,甚至福田还想靠中国的帮助挽救自己的灭顶之灾,这时候,对抗肯定不是他们的选择。

真正的对立,存在于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之间。

相互的不信任和敌意,既有现实的成分,也有情绪的成分。

双方的钟摆,挂得很靠右。

那么,现实如何呢?是不是真的那么靠右呢?

现实的情况严峻,中日的矛盾重重,做兄弟是做不来的。

那么,是不是你死我活呢?

鉴于日本民众对于中国的不良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崛起中的威胁感,十年以后,双方经济上的互动已经让这种威胁感的真实性大大消退。

而中国的反日情绪,很大程度上又是日本刺激的结果。

中国人站左边,日本人站右边,现实在中间,一个想把轨道拉到左边,一个想把轨道拉到右边,可是看来都不容易。但是谁也不愿意妥协,因为认为对方是魔鬼。

人与魔鬼的矛盾,如何调和?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然而,其实双方都感到对抗的音量过高,并无必要。“假如对方不是魔鬼,为必不可妥协。”的思想在暗暗滋生。

这次震灾,不过是一个给双方一个机会,都不是魔鬼,不过是有矛盾的人而已。依然走不到一起(矛盾不解决,走不到一起),但是能够走近一些,能用更加理性的目光注视矛盾。

地震救援队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