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帖)预料之中的事情 -- 白玉老虎

共:💬13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转一帖)神秘捷通

  

  “我今年36岁,未婚,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投资领域做了9年。”西安捷通无线网通信公司董事长曹军说。

  当然,这不是在公开征婚。4月8日,西安捷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所推出的WLAN设备已通过CCCI认证,对素不露面的曹军而言,这也许是一个与媒体沟通的好机会。

  此前,已经有数家媒体试图联系过西安捷通,甚至有人专程赶到西安,但均未采访到曹军本人,于西安捷通的情况也是知之甚少,所以,当天的发布会几乎是一片神秘气氛中进行的。

  在开始的发言中,曹军对前期的避而不见作出这样的解释:“希望大家体谅我们,西安捷通只是一家技术公司,我们不希望多宣传,只要业内知道我们公司就可以了。”

  但是,与会媒体并没有体谅到曹军的苦心,虽然这家来自西安的小公司寂寂无名,但是它在WAPI标准的制定和推进过程中却扮演了最为核心的角色――既是WAPI标准核心技术专利的拥有者,又是WAPI标准制定的推动者。

  当然,WAPI标准一旦从今年6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它也将成为最主要受益者之一。

  届时,上至芯片制作商、电信运营商,下至笔记本生产商等很多巨型企业也许将不得不同这个成立只有十年的小公司打交道,由于西安捷通在WAPI标准中的特殊地位,人们似乎有理由希望了解更多有关于它的信息。

  但是,曹军让大家失望了。

  面对众多媒体的提问,除了36岁和未婚之外,曹军不愿意透露有关自身的更多信息。至于西安捷通,曹军也只透露公司只有100人左右,其中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股份,他甚至不愿意透露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只留下Email。

  据一位曾在西安捷通工作过人士透露,曹军曾在西藏等地做过汽车和钢材方面的生意,后来他看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无线局域网的研究成果,便萌生了产业化的想法,投资成立了西安捷通。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技术入股。但曹军是公司的大股东,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门从事移动计算网络课题,承接过多项国家863项目,在国内无线局域网研究方面比较领先。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的话,西安捷通也不过是国内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众多小公司之一。

  据有关熟悉内情的人士说,曹军非常有商业头脑并擅长政府公关。所以后面故事演绎成为现在的样子――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首肯,西安捷通发起成立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负责无线局域网的标准起草。

  两年后,IP工作组拿出了WAPI标准,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批,成为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不少利益与此向相关的企业包括一些关心此事的大众到这时候发现,他们对西安捷通还几乎是一无所知。

  缄默同盟

  去年年中,WAPI并确定为国家标准后,当时还风平浪静,但是今年年初有关部门下文将从今年6月1日起要开始强制执行时,WAPI就成了媒体报道和网上争论的热点话题。

  争论或是着眼于经济效益,辩论中国提出国家标准的合理性与重要性;或是着眼于技术层面,判定WAPI技术上的优劣;或是探讨应用及其对产业的具体影响。

  但是由于一些WAPI核心企业的集体缄默,难以确切了解WAPI标准的具体产业化进程,如何评价WAPI仍然犹如雾里看花。

  根据WAPI工作组的说法,承担WAPI核心芯片研发的两家企业:六合万通微电子公司和中电华大电子设计公司,这两家企业也同时是WAPI工作组的会员单位,记者曾希望采访中电华大电子,以了解芯片研发进展,但该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直接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并称:“现在我们是防火防盗防记者。”

  “推行中国的国家标准肯定没错,但现在消息很混乱也不知到底事实如何。”一直关注WAPI进展的网通首席科学顾问候自强抱怨。

  令人困惑的还不仅仅是一些核心企业的背景或WAPI具体研发进展。

  中国制定并推行WAPI标准主要理由是原有的WLAN标准安全性不佳,所以WAPI主要以原有WLAN为基础,进行了加密处理,但是其加密算法却不向外界公开,只授权给国内24家企业。网上对WAPI争论很大焦点之一就是集中在算法是否应该加密上。

  候自强也认为,如果WAPI标准公开,这样大家都可以公开使用,并能不断改进,“既然是国家标准,为什么将算法只给这24家企业,而不是别的中国企业?”

  他认为,这也反映出在制定和实施WAPI国家标准上的不够成熟之处,网上甚至有人将此举评论为“国家利益公司化”,据说,英特尔之所以对WAPI持不合作态度,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另外,令候自强还不明白的是,WAPI要实现这种加密,到底是通过软件升级现有硬件的方法实现,孩子将加密算法直接钳入到硬件芯片中,实际上,对于WAPI整个产业链而言,这是个核心问题。

  倒是六合万通的市场总监张中博士给出了解释。他说这其中有一个过渡方案,先用软件升级进行加密,进而在芯片中直接实现加密,六合万通负责核心芯片组的研发,西安捷通现在所做的则相当于通过软件升级进行加密。

  “我们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新品做出来就行。”张中说。

  所谓“规定时间”是指今年12月1日,WAPI工作组曾对外宣布,核心新品组的研发将于6月1日前完成。而根据张中的说法,从6月1日起的半年内,将采取过渡方案。

  这其中的分工和时间变动,外界也同样不清楚。

  推动WAPI标准电信运营商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是WAPI工作组里并没有中国网通和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的身影。据说,这两家企业在WAPI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后才获悉此事,而一旦标准开始执行,它们将不得不对现已开通的无线网络服务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

  推行WAPI似乎成了一项大家隐秘不宣、不能示之于公众的事业。

  产业化难题

  其实,在西安捷通宣布WLAN设备通过认证的同一天,英特尔公司CEO贝瑞特也来到了中国。

  本以为贝氏此次中国之行是奔着解决WAPI问题而来,并会发表些看法,但是沈阳、北京和成都转了一圈后,他就打道回府。在英特尔网站发布的正式消息里只字未提WAPI之事。

  英特尔一如既往的沉默态度也许是在静观其变。

  自从英特尔公开发话,宣布不支持WAPI以后,中国宽带无线IP工作组除了猛烈抨击英特尔以外,也做好了撇开英特尔单干的准备。当然,最好的回应是推进产业化。因为,标准要推行,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最近,西安捷通推出的经过CCCI认证的WLAN设备,以及联想和方正也先后宣布通过了WAPI认证,似乎让人看到WAPI在产业化上的稳步拓展。

  但是质疑的声音也没有停止过,有关人士认为,要将WAPI标准真正产业化需要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像核心芯片、网卡是无线接入点(AP)的生产,都需要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参与才行。

  现实的情况是,西安捷通只有百人左右,不具有能加工像网卡和AP等产品的生产线,它在发布会当天展出的如WLAN网卡、AP等产品,也基本上委托大陆或台湾厂商加工。

  至于六合万通,它目前有70多人,据市场总监张中说,公司在芯片设计、制造上很有实力,曾为像索尼这样的知名企业提供过芯片设计服务,但是即使六合万通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核心芯片组来,也仍然需要找到大规模、高质量制造这种芯片的芯片制作企业。

  如果生产规模上不去,可能成本就会非常高昂,享受更安全的无线网络服务也许就变成了一种奢侈,如果质量不能保证,则直接影响到WAPI标准的推广。

  候自强认为,在没有大规模应用之前,谈论一个标准的好坏可能都是无意义的,比如,当初WALN标准推行之初,并没有人会认为它安全上有问题。

  “制定和推行实际上一个系统工程,过去我们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所以如何更好地提出和推出自己,还需要一个过程。”他说。

  当然,规模小也许并不意味着实力不强,但是推动WAPI产业化的过程之中,以西安捷通等企业这样的规模,能否撼动英特尔这种国际大公司?暂且不提英特尔,即使联想、华为、中兴这样的国内大企业,它们是否就甘当配角?中国网通、中国移动是否就会俯首听命?这些问题恐怕也不是靠一纸国家标准就能解决的。

  资料

  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China Broadband Wireless IP Standard Group)是由国内企、事业单位自愿联合组织、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成立、组织开展宽带无线IP领域技术标准制定和研究活动的非营利性技术工作组织,工作组成立于2001年8月,主要工作任务是:

  1.提出宽带无线IP技术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项目和相关标准研究课题建议;

  2.开展相关标准的起草、意见征求和审查协调等标准制修订工作;

  3.开放相关标准在国内外的研讨、宣贯、咨询、服务、培训及第三方认证活动,推动困带无线IP技术相关标准的有利实施;

  4.开展与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荐、提交相关国际标准的提案;

  5.受部科技司委托,办理有关事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