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读《搜神记》 -- 空侃

共:💬60 🌺1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偓佺

  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七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松者,简松也。时受服者,皆三百岁。

  *

  偓佺,槐山的采药老头,喜欢吃松籽,身体上长毛,又厚又长足有七寸,双眼也变成了方形,这老头身体好,奔走如飞,马都跑不过他。他曾经送给尧松子,但尧却没空吃。他送的这种松籽不是凡品,那都是超过三百年的老松树结出来的果实,估计吃了能延年宜寿百病不侵什么的。(这里我以为应该是服用者都活了三百岁的意思,谁知道查了一下出版的搜神记白话本,居然是指松籽是三百岁老树的果实。)

  《列仙传》是称此人是:偓佺饵松,体逸眸方。足蹑鸾凤,走超腾骧。遗赠尧门,贻此神方。尽性可辞,中智宜将。

  偓佺这两个字读wòquán。

  《史记•司马相如传》说:偓佺之伦暴于南荣。(这个意思是说偓佺之类的仙人在南檐下晒太阳)。

  《集解》中则说:“偓佺,仙人名也。”

  写《索隐》的韦昭也说:“古仙人,姓偓。”

  扬子云在《甘泉赋》则说:“虽方征侨与偓佺兮,犹仿佛其若梦。”

  元晦在《越亭二十韵》中说:“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

  ……

  看到没有,偓佺这个人的事迹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后人提起来大多充其量也就说那么一句:“哦,这家伙是古时候的仙人啊。”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仙人的名字,但这位仙人有什么大本事,做过什么事情,又怎么当上的仙人,谁认证注册的却是一概不知,这样一位如此平凡没有什么太大特异之处的人物,为什么会又入搜神记又登列仙传呢?

  那么让我们从搜神记的短短记载中推测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仙人吧。

  首先,此人的日常工作是采药者,属于一个技术性强体力要求强的工种,不过有了神农尝百草著书在前,尧这个时代的采药应该是已经大规模普及了,所以不能像木匠、陶工那样成为国家级的院士。

  这人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喜欢吃松籽,二是长了一身足有七寸长的厚毛,三是纵跳奔走如飞……老实说,这几个特征加起来,怎么看都像是猴子……

  从后来在各种文体中引用此人称号来看,大家都是把这个名字当成了避世修行者的典型,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从前面看来,似乎如此,又是在山中采药,又是吃松籽僻谷之类的,都很像是个清高的仙人。

  但后面就有问题了,他为什么要给尧送松籽吃呢?

  其实如果光有这句的话,那也没什么,尧是明君吧,上古三皇五帝之一,所谓尧舜禹汤便有他老人家一个,估计那时个因为发自内心崇敬喜欢所以给尧送东西的人不在少数,偓佺去送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再看尧的态度,这问题就出来了。

  “尧不暇服”,这是什么意思?没空吃啊!

  吃个松籽能花多少时间?人家大老远送来的,一片心意,再忙张张嘴也就把那几个松籽给吞了,更何况那松籽还不是凡品,吃了能延年宜寿呢。

  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副画面,某个长得像猴子的老头满腔热情地拿着松籽送给当时的统治者,结果那位统治者却冷着脸说:“放下吧,我没空吃。”真真是拿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呀。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尧是位有大德的统治者,为什么对待一位热心上门的送礼者如此不假辞色?

  从这个态度问题就可以往回追述偓佺送礼的目的与原因了,可以想像他肯定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崇敬尧所以才送松籽过去的,很有可能是为了某些目的,想求尧帮他办什么事情,所以这才想到送礼走后门的,但尧是谁啊,明君啊,自然不会给他开后门接礼办事了。所以就毫不客气地把这位送礼者给赶了出去。

  虽然这件事情不是很光采,但这位偓佺先生的这一举动是具有开创性的,毕竟在这之前没有记载说有谁走后门送礼来办事儿的,他显然是第一个。所以这样一位开创了走后门送礼办事壮举的伟大人物,自然要被记入史册了。至不济人家也是个走后门的马屁神啊。

  但走后门办事虽然是古来的传统,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这事上不了台面,一旦摆出来记入史册,那都是带着批判态度的,可是记载一位神仙用批判态度似乎少了那么几分敬意,虽然他干的事情确实不那么地道,要是不记,少了这样一位尊神,上哪去找送礼开后门的发源者呢?所以本着为尊者讳的态度,大家记载起来便含糊其辞,稀里糊涂混过去也就是了,知道的都心知肚明,不知道实情的也都晓得有这样一位古仙人了。

  由以上推论可知,这位偓佺仙人实际上就是伟大的走后门送礼求人办事这一在中国传统了几千年光荣传统的开创者啊。

  注:

  1、在四库全书中有提及,偓佺为古之仙人,尧曾从其问道,不过鉴于四库全书那闻名于世人大改特删之举,所以在此处不予采用。

  2、“尧不暇服”一作未来得及吃,由此可推出另一种可能,大约是尧得了重病,这位偓佺便带着松之果实前去治病,但尧没那福分,没等吃到嘴就挂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位偓佺还是有拍马屁的嫌疑。

  3、松实不一定指的是松籽,文中实际上是曲解的,不必当真。

  4、本文后面部分的推论纯属个人臆想性质的闲扯,这位偓佺除了在诗赋中经常露脸外,其它资料当真是当得可怜,也不像是前面那几位被道家拉进了神仙位列,典型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所以发挥一下,以应本书的“白话”之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