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京北追匪记 七 -- 萨苏

共:💬79 🌺2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京北追匪记 七

上一篇链接出处

根据杨丙黎的供述,在这个房间里的,应该就是韩匪的那个“军师”联络参谋。

确认土匪在睡着,老爷子用个专用的铁钩从门缝伸进去,摘了门闩,然后轻轻推一下门,看后面有没有什么东西挡着 – 感觉没有。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推门而入,而是一点一点,非常耐心地把门逐渐开大,按照他的推测,如果屋里是个惯匪,不可能让人如此轻松地开门的。

比如,要门上挂个铃铛什么的,你一推,哗啦一声就响了。

对此,老爷子是有分析的。

挂铃铛这种情况不太常见,因为土匪也可能会因为什么事儿警觉爬起来观察动静,铃铛这种玩意儿闹不好碰着了也会给别人报信。

地雷或者手榴弹的可能性也不大,那玩意儿杀伤半径太大,要响了玉石俱焚。

可是土匪多半会布个机关什么的,通常是不碍自己的事儿,还让你容易中招的。

小心没大错,但小心依然可能避不过去,那就得后面的两个人冲上去动枪,这种情况下活的死的也就没谱了。

这小子会给我布个什么玩艺儿呢?

不出所料,推开一点儿以后,门被别住了。老爷子夜眼一看,原来是一条长凳,横放在离门大约十公分的屋地上。

老爷子暗挑大指 – 好小子。

好在哪儿?

他没有把凳子紧贴着门放。偷偷开门的人第一下推门的时候必然很小心,怕门后顶着东西,若是贴着门放多半会被发现而破掉。而他离着十公分放,你一推,感觉门后没有东西,多半会认为安全了,如果因此麻痹大意顺手一推,正好把长凳推倒。

而且,长凳到下,如果你改偷袭为强攻冲进去,正好被长凳绊一个跟头,为土匪清醒过来反抗提供了时间。

不过,既然发现了就好办。老爷子伸出铁钩,依样画葫芦,挑门闩一样把长凳挑到一边儿去了。门开了大约二十公分一条缝,老爷子象蛇一样滑了进去。

下边,就该抓人了。

写完上一段,遭到一位老武工队员的批评 – 小兄弟,那不叫挑坑阿,叫挑炕!从炕上抓人,所以叫挑炕,你“挑坑”怎么挑法?从坑里抓人?

惭愧,惭愧,坑习惯了。。。

那么,就是挑炕吧。

挑炕的做法,是抗战时期土八路端炮楼抓伪军军官时候总结出来的。

四二九和五一大扫荡以后,日伪军在整个华北平原地区建立了数以千计的据点,据点的主要建筑,就是炮楼。一般的炮楼,住有日军或伪军一个小队二三十人,土八路要集中个十倍左右的兵力把它包围一下并不困难。然而,要拿下来,就不容易了。炮楼这种东西,在欧洲战场根本就是死靶子,一炮一个的废物。但土八路没有炮,硬是拿这个望乡台似的玩意儿没办法。说起来,在八路军太行兵工厂改造出可以平射的迫击炮以前,土八路打炮楼是很寒碜的,要拿它,多数时候只能靠里应外合,利用据点里的“关系”,骗进去中心开花。

即便是里应外合,象武工队这样的轻型部队也要尽量避免响枪,因为日军在平原的机动速度太快,一旦粘上脱不开身可就得不偿失了。

一来二去,土八路也有了自己的套路。

比如,对于只有伪军驻守的炮楼,大体强调擒贼擒王。这是因为,伪军多半没有什么政治信仰和现代军事组织,类似封建地主武装,更重视对主官的个人忠诚。其指挥官的权威和核心作用十分明显,有的伪军军官就是通过亲族或把兄弟控制部队的。因此,在伪军指挥官的控制下,有些伪军部队战斗力也相当强。可是,一旦其主官被俘,往往就会全盘崩溃。

于是,“关系”把八路带进据点(人数通常不多),要控制的,一个是岗哨 – 通常“关系”会选择自己站岗的时候放八路进来;一个是枪械架子,还有一个,就是伪军主官。

伪军主官多半有血债,而且明白中国人对汉奸比鬼子还恨,所以有些人睡觉都带着枪,十分顽固,拿枪顶上脑袋都会反抗 – 反正知道投降也多半没有好下场阿。

“挑炕”的招数,就是这时候产生的。

老爷子给我表演过“挑炕” – 在他睡着的时候,悄悄摸进房间。北方人习惯睡炕,头朝外,这时突然出手,双手卡住对手的下颌脚蹬炕沿,奋力将他的脑袋向下一拖。。。

因为身患重病,老爷子已经比当时轻了几十斤,昔日壮实的身体早已变得如同能被风吹走。然而,那一抓一拖,脚蹬炕沿的瞬间,却让人眼前一花,仿佛屋中的不是一个耄耋老人,而是一头矫健的豹子。

尤其是扣住对手头颅蹬腿发力的瞬间,老爷子咬牙切齿,二目圆睁,发出“咔”的一声,那种凶猛锐不可当。直到走出老人的家,我都没有脱离开那种气氛的感染。一同去的某后辈警官问我,看老爷子的眼神了吗?有什么感受?

狼!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个词。

那位点头。

按照行家的说法,老爷子这种“挑炕”的捕人方法十分科学。人在睡眠中遭到这样的突然袭击,空间定位将发生极大的混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抵抗能力,纵有枪械也难以使用。当然,副作用也是有的,比如给对手来个颈椎脱位什么的,那最起码也是个高位截瘫。

有一次和老尹说起挑炕,老尹说我抓人不能这么干,就因为下手太狠我赔过两次呢,一次八百。。。 七十年代的八百块啊。

怎么回事儿?算了,这个另写吧,不然不定跑题到哪儿去了。虽然老尹这两次赔钱,都颇为精彩。

王老爷子对挑炕的副作用不屑一顾,照他的看法,这种惯匪恶犯,命都大得很,一枪俩窟窿还照样跑的主儿,哪儿那么容易玩死玩残的?他只是说干这个,当年武工队下手之前讲究一定别认错了脑袋 – 有的伪军军官带着家眷,你要挑一个他的姨太太那就全乱套了。

很多伪军军官和汉奸,在华北就栽在这一手“挑炕”上。

老爷子干公安第一次用这个招儿,是在一个大车店儿,有个通缉杀人犯被伙计认出来报了案。连夜抓人,一个大通铺上睡了八个,人家说那案犯是左边数第三个。

尽管是第一次,老爷子依然挑得干净利落,生擒了带着凶器的罪犯,只是动手之前犹豫了足有五分钟 – 抓人不怕,八个脑袋都在炕沿上,一,二,三。。。动手之前数了好几遍,就怕自己数错了数阿。

这次,老爷子同样干得干净利落,一个恶虎般的猛扑,抓住了向胁下一拉,炕上的土匪叫都没有来得及叫一声,就被赤条条掼到了地上,来了个结结实实的背摔。

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土匪被这样糊里糊涂地摔在地上,手上却已经握上了枪,紧跟在后面的两名干警迅速从其手中夺下了这支虽然没有打开保险,但压满子弹的蛇牌撸子。

事后查明,这并不是土匪反应快 – 他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

这是因为他按照多年的习惯,睡觉时单手握枪放在枕头下面。

应该说,这属于一种长期在危险中的老兵的特有习惯。王外马甲在骑兵团一书中描述过有个伤员在医院睡不着觉,原因是他只有握枪放在枕头下才能睡好而医院不让带枪。最后没办法只好给他找了个铁锤,摸着这个铁疙瘩,这位马上就睡熟了。

枪放在枕头下的好处,是一但遭到袭击,在床面上用力一蹭,可以隐蔽地打开保险,隔着枕头即可开始射击,反应极快。

其实电影中也描述过这样的人物。《渡江侦察记》里面的保安团团总侯登科,遭到解放军侦察兵袭击时,也是把枪放在枕头下面的,但在抢枪的时候手腕被击中功亏一篑。从这一点来看,侯登科也是个老手,但他睡觉的时候手离开了枪,和那位不握着枪就不能入睡的主儿相比,多年优裕的生活使他的警觉已经下降了 – 不过想想也不能苛求侯团总了。侯被捕前在和姨太太睡觉,总不能让他一手搂着姨太太干那个事儿,另一只手还提着一支枪吧?那也太。。。

有枪,又有杨丙黎的供述,抓住的,应该是韩匪的那个联络参谋。

事后此人供认,被如此轻易抓住,老爷子的功夫高是一个原因,自己刚刚赶了三天山路到这里会韩永良,过于疲劳也有些大意了。

如获至宝阿,且不论其“军师”的身份,这土匪中的联络参谋可是极重要的人物,《林海雪原》中的栾平,一撮毛就是联络参谋,看他们在整个剿匪行动中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如获至宝”的含义了。

抓住了以后,老王连夜对其进行审讯。

那联络参谋被捕后始终一眼不发,只是叹了口气。

因为是从被窝里直接抓出来的,他身上一丝不挂。王老爷子拿了一件衣裳一条裤子给他,递过去的时候,顺便仔细看了一下此人的面孔。

一看就是一愣。

赶紧再看,这人的照片似乎在哪儿见过阿。

反复看了几次,王老爷子认为自己不会认错,他犹豫地问了一句 – “你,是河北省公安厅的?”

[待续]

关键词(Tags): #京北追匪记(jack)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