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手记二十三】不民主的民主党初选 -- 尼伯龙根·蜗藤

共:💬36 🌺1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贴一篇德州人民群众的民主亲历记。

昨天一大早就在茶馆看到了,不过XXH不喜欢转摘,所以就等蜗藤的手记出来之后补充一下。

《我一不留神当上了稀饭党代表》 --- 正宗德州稀饭

那天(三月四日)下午去投票站为稀莱丽投了一票。当时人不算太多,但是看了一下还是黑人阶级弟兄占多数,我那个心里着急啊!赶快回家又打电话又敲门把能动员起来的亲友拉上就往投票站跑。这样一直忙到吃晚饭。当时已经有更多人来了,排起了长队,大部分还是阶级弟兄(这个选区有相当多华人越南人,也有不少老墨,再加上白人,阶级弟兄并不占人口多数,可是现场却是他们人最多!由此可见华人参政意识特别是投票热情还有待大大提高)。

晚饭后又拽上还未投票的家里人往投票站跑,赶在七点之前进了门。该站负责监督的胖胖的白人女法官已经和我混了个脸熟,笑问我一共投了几次票,我也和她开玩笑说:I would like to vote as often as I can .(美国一直到四五六十年代投票过程还是弊端百出,所以有一句话老话调侃说,vote early and vote often,顶着小孩子的名字或他人死人的名字多次投票)。笑声未落,女法官跟我说她需要我帮忙翻译,这个投票站有很多华人老伯伯老妈妈来投票,基本不会英文,而投票站只有一名华人翻译的义工,我当然义不容辞。

最后一位选民投完票已经是八点半了,接下来是所谓的民主党党团会议。德州民主党实行的是初选和党团会议并行的办法,各按比例产生党代表。中国有句不上台面的歇后语叫脱裤子放屁-- 多此一举。(请大家原谅我也说一句粗话,德州的民主党党团会议比脱裤子放屁还要没理由,整个儿是放完屁再脱一下裤子。)不仅多此一举而且不公平,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会造成对特定候选人比较有利的情形。等我讲完参加党团会议的过程,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这个选举站点的组织工作相当混乱。工作人员承认,以前的党团会议组织工作是小菜一碟,总共才五六十人参加,这次是史无前例的,完全超过了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参加者早早地就聚集在门外(因为初选还没结束,法官不让他们进门),排起了长龙,其中白人大概占四成老墨约占三成阶级弟兄占两成,余下的是亚裔面孔。八点半以后,总算让进门了。党团会议被分成两组,一组在楼上的会议厅,地方比较大,大概可容纳三四百人;另一组在楼下的一个教室,地方较小,只能容纳五六十人。混乱就在这个时候正式开始。首先人们不清楚自己应该去楼上还是去楼下,于是人流开始在楼道里,楼梯上,会议室门口,教室门口来回浪打浪,摩肩接踵;然后工作人员扯破了嗓子告诉大家说,每个参加了初选的人都要先填写表格,留下姓名地址电话选民登记卡号码以及性别种族等信息,再写下你所中意的候选人名字,然后你就可以离开了。实际上,大家后来才明白他说的程序是错误的,填完表的人是不可以离开的,必须等着最后一起统计各候选人所得有效票数,按比例推选出参加上一级党代会的代表。可是当时的现场就像菜市场,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党团会议,都稀里糊涂地自以为明白了。接下来的混乱像是小朋友复活节找彩蛋,到处找表格。终于有三张表格开始在人堆中传开了,没有人排队,因为不知道哪是头哪是尾。拿到表格的人趴在桌子上开始填写,周围是一圈又一圈的人围着,活象当年国内的集邮市场。填完表的人也不知道下一个该轮到谁,基本上是看着谁顺眼就递给谁。这个过程就这样持续着。我耐心地在一边等着,旁边还有六七个华人老妈妈,拄着拐杖,都是从养老院里被支持稀莱丽的华人团体用车拉来的。她们从下午就来到了投票站,一直等着参加这个党团会议,已经有点精疲力尽了,看她们站立不稳的样子,我赶紧把她们引到一边找地方坐下,劝他们再耐心等待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轮到我了。拿过表我先浏览了一下,看怎么填。(我尤其注意到了两个信息,一是候选人名字,一是后面的种族缩写。奥巴马支持者的种族缩写基本上全是B.B.B.B.也就是黑黑黑黑,也有零星几个W (White)和L(Latino),但是一个A(Asian)都没有;而稀莱丽的支持者基本是W,L(Latino)和A,我连一个B 都没看见.当然,我只看见一张表,撑死了也就六七十个人,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黑人阶级兄弟在这次选举中不问其他,只看颜色一边倒的问题。)我先帮那几个老妈妈填好了表,然后自己也填了,引着她们回到送她们来的车上,我觉得她们再不回家可能都要坚持不下去了。

等到所有的人都填完了表,差不多已经是十点钟了,而原先填好表的人则大部分已经离开了。接下来要进入计票的程序。我看了一下,教室里总共还有大约四十个人左右起码有一半是阶级弟兄,老墨四五个老白八九个亚裔只有我和另一个可能是韩国人。工作人员说现在需要先选一个主持计票的Chair,结果话音未落,一个西装革履的老黑立刻向前拍了胸脯,自愿担当这份工作,其他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所有的老黑集体鼓掌欢呼,这样他就顺理成章成了Chair.接下来又有几个人毛遂自荐,组成了计票小组,我数了一下是三个老黑一个老白一个老墨。他们围在一张桌子旁开始计票,时而交谈时而低头用计算器计票。同时其他人只好在无聊中等待。后来又陆续走掉了一些人,主要是老白老墨,连那个韩国人也离开了。我之所以坚持了下来是想看个究竟。

过了大约半小时,计票总算完成。老黑Chair站起来神气十足地宣布:奥巴马得票百分之六十,稀莱丽得票百分之四十。本选区应选出党代表十五名,按比例支持奥巴马的代表获得九个名额,支持稀莱丽的可有六个名额。教室里点了一下数,总共只有三十个人。工作人员叫支持奥巴马的人举手,刷的一下,大家猜怎么着?清一色!一共二十三个阶级弟兄。然后轮到支持稀莱丽的举手:一共七个人,四个老白一对老墨母女还有一个正是在下。老黑自我推荐共十八个代表,九个正式代表,九个替补代表。稀莱丽境遇比较悲惨,总共只有七个人支持,其中一个老年白人妇女是坐轮椅的,她说她不能当代表。这样剩下六个人全部成了正式党代表,连个替补都没有。最后代表们写下了名字地址联系电话,党团会议终于落幕。

整个过程看下来,我觉得党团会议参加者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要热情似火,二是身强体健能熬夜,三是要有时间,奥巴马的主要支持者们正好同时符合这些条件。反观稀莱丽的支持者们,不是缺了这条件就是那条件。年轻夫妇们忙着顾家,老年妇女大都风烛残年,不可能扛到半夜;老白老墨老中大部分是朝九晚五,要起早的。另外党团会议最后计票的方式也太原始太不正式了。其中哪些票有效哪些票无效都是毛遂自荐的计票小组几个人决定。我觉得这个投票点稀莱丽的支持率不应该只有百分之四十。当天阶级弟兄人数并不占多数。我怀疑像这样的情况肯定不止这一个投票点。在整个德州的范围来看,初选中稀莱丽大大领先奥巴马,而后者利用党团会议扳回了不少党代表的分数。这对稀莱丽非常不公平,本来她可以大胜德州的。这种落后而不公平的制度绝对应该取消。

回到家已经半夜了。这个党代表好歹是当定了。现在只等上级通知开会的时间和地点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