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士兵系列1——空军中士的军旅回忆0 -- 吴栋

共:💬75 🌺3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士兵系列1——空军中士的军旅回忆17

军旅回忆之十七:红庙坡轶事(下)

我在集训队不算调皮捣蛋分子,那时刚开始初恋,一门心思都沉迷于爱情的幸福喜悦当中。当时已和11旅的女兵确定了恋爱关系,彼此信件往来频繁,几乎每天1封。

那时我违纪,也大多和恋爱有关,比如翻墙外出打电话。

同我关系最好的,是我的同桌,兰空通教队政治处电影放映员,同年兵,其父为军区空司直政处主任,因祖籍山西临汾,姑且称其“小老西”吧!

有天午休,我企图外出打电话,而他则准备外出打游戏,于是我俩共同从楼后越墙而出,到街上耍了1个小时,返回时,我先上墙,顺利而过。“小老西”不知何故,连续助跑两次都未能成功翻越,眼看上课时间将到,若点名不到,必被惩罚。正焦急间,突听“轰隆”一声巨响,红砖围墙居然垮塌下大半个豁口。

一脸无辜的“小老西”当时基本傻了。

事后据其向队领导交代,他第3次助跑企图冲上墙头时,大约用力过猛,一脚蹬在墙上,身手还未上,墙已垮塌。

此等猛男,我辈自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集训队当时的“师资”力量确实不敢恭维。除语文教师外聘地方外,数理化都是雷训5团训练处教员,那水平,自然高不到哪里去。最离谱的是英语教员,是该团的1个志愿兵,属于自学成才的典范,也就是个4级水平,上台讲课,自己发音都很不标准,基本属于连教带蒙,误人不少。

还好,虽说本人数理化差得可怕,但英语还算不错。

我和“小老西”坐最后,上课时常在后面打瞌睡讲小话,时至今日,我俩都一致认为,那段同学时光毕生难忘。

一次下午自习,余点儿背,明令规定教室严禁吸烟,我俩实在忍不住,在后面偷偷吞云吐雾,“老西”同志警惕性高,左顾右盼后叭上两口便将烟置于桌下,不易察觉。而我,大大咧咧,叼着烟看书。岂料正遇队长巡视,进屋便将我抓获。晚点名时于全队列前宣布,罚我打扫厕所一周。

要说我的群众基础确实不错,分队长是雷训5团战士提干的少尉,西安本地人,班长是兰空通信库的甘肃老兵,都和我关系甚密。见我倒霉,遂动员全班集体动手,帮我每日晨起打扫厕所。弟兄们也很给面子,无一怨言,让我十分感动。

转眼到了初夏,按部队规定,预提干部集中复习期间,需进行军事共同科目考核,比如单、双杠,手榴弹投掷以及5公里越野。

考核在某学校体育场进行,具体地点我忘记了。军区空军十分重视,军训处长亲自莅临,主持考核。

除了5公里外,其余科目对我而言属于小菜一碟,轻轻松松搞定。比如手榴弹投掷,大约30米以上即为合格(年生已久,具体要求米数已记不大清,如和训练大纲有出入,实属正常之事),我上去一扔,67米5,连考官都不住问我,以前是否在陆军呆过?

当然,考核投掷的,都是教练用手榴弹,和中、小学体育课用的手榴弹无异。人民解放军已有不少英模人物倒在自己人的手榴弹下,如雷贯耳者远有王杰,近有苏宁,如此看来,还是少用真家伙为妙。

怕的是5公里武装越野,全副武装,400米的操场12圈半,让我心虚不已。

考核时30多人一组,每人背上贴个号,哨声响时,也顾不了许多,埋着头如脱兔般,蹿将而出。不到3圈,就已经气喘吁吁,逐渐掉队了。

要说关键时刻还是聪明机智拯救了我,按我那体格和速度,即便连拖带爬凑够12圈半,肯定是无法合格。

好在我观察细致,发现一旁负责监考的几位参谋其实并不算尽职,1人要负责看着几个,负责记录圈数和卡表记时,不时闲谝。绕着圈的跑来跑去,5、6圈下来,身体好的,早把后面拖尾巴的超了1、2圈。见此情景,我干脆放慢步伐,慢慢悠悠和“小老西”半跑半走,任由同志们超越。

到我俩第8圈时,前头跑得最快的几位,已经只剩1圈半了。不少人跑到后来自己个儿都晕乎乎的,基本每圈下来,都要到考官处问问:我还有几圈?

见有机可乘,我拖着比我还糟糕的“小老西”,也凑到考官面前,问:还剩几圈?

考官也是晕的,大约太阳底下晒得太久的缘故,跑的人也多,眼睛哪里够用?见我汗流浃背,想当然的答曰:你快了,就最后1圈!

我知道自己这下是赢了。按捺不住内心喜悦,撒腿狂奔。仅付出了9圈3600米的体力,便获得5公里武装越野优秀成绩。

当然,此举有投机取巧之嫌,不值推广。

那年我最终还是没有去读军校。在集训队呆到6月中旬,既返回预备役师。

原因很简单。按当时部队规定,服现役满2年以上义务兵,报考军校不受限制。而我才刚服役第2年,只能报考机要专业。对于搞机要,我根本毫无兴趣,且又仅是中专学历。和家里商量后,决意不考。遂主动要求离队。

“小老西”在集训队坚持到了参加全军统考,其实类似我们这种情况,分数成绩已不是什么决定因素,进了空军机要训练大队,毕业后分回西安,就在雷训5团政治处。我离队后,由于其父转业离开兰空,家也搬回西安,中间几年曾断了联系,后经多方联系,02年重新得以相见。去年整编,雷训5团撤销,他没有继续留队,而是选择转业,如今在陕西省委组织部任职。

05年春去西安时,曾和“小老西”相约,回红庙坡希望小学看看。后因时间安排紧迫,未能如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