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行万里——北疆游记 -- 掌门大师兄

共:💬60 🌺2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西行万里——北疆游记十六

10月4日

在新疆的最后一晚,我们奢侈了一把,入住碾子沟长途车站旁的一家连锁酒店,双人间168元一晚含早餐。十几天奔波了三千多公里的我们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清晨,拉开遮光帘,一缕阳光穿过玻璃倾泻进来。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整。

今天轻装上阵,我们计划上午去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坐上出租车,司机师傅建议我们去自治区博物馆,于是我们临时改变方向,直奔自治区博物馆。事实证明司机师傅的建议非常正确。走进博物馆大厅,偌大的圆形拱顶下是新疆的三维立体地图。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一览无余,碧蓝的博斯腾湖,高山上的赛里木湖都清晰可见。沿着那些起伏的山脉,广阔的荒漠,找寻自己一路的足迹是件有趣的事。

博物馆分为几个大的主题展区,有新疆少数民族民俗陈列、新疆古尸展和新疆历史文物陈列等。馆藏丰富,其中丝麻棉毛织物,各种文字书写的文书、简牍,石窟壁画,斯基泰文化特征的青铜器,古尸,钱币等等,能让不同喜好的人们在这里找到自己期望了解的丝绸之路。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多数文物保存得非常完好。自原始社会,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条清晰的历史轨迹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一顶距今2800年的灰色编织毛线帽,它静静地躺在玻璃柜中,近三千年的岁月似乎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清晰的编织纹理上略有些磨损的痕迹,仿佛刚从主人的头上脱下随手扔在这里。那式样与编织图案和老爸冬日常戴的毛线帽并无多大差别。难以想象它出自2800年前古人的手工制作。

东汉时期的“万世如意”字锦袍,盛唐时期的各种锦、绢、绫、罗、纱、绮等丝织品,除了略有破损外,其色泽艳丽如新,好像不曾深埋地下千年一般。北朝的彩色丝履、唐代的云头锦鞋,都透露着盛世的奢侈与繁华。更让人吃惊的是,唐代的饺子、馄钝、各色花式点心,虽然历经1000多年,依旧保存完好。而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末“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锦则让我惊讶得无以复加。据文字介绍该织锦应是一个护臂。织锦色泽鲜艳,以五色织出星纹、云纹及鸟兽图案,在图案间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小篆文字。整个织锦华丽诡异,浸润着一股浓浓的神秘色彩。

草原石人,黑色的圆柱形岩石上雕刻着人的形象,简练粗犷的笔法显示着它悠久的历史。高高的眉骨下深邃的目光严肃而淡定地注视着远方。挺直的鼻梁,紧闭的嘴唇以及唇下浓密的胡须让这个男人显得坚定而沉默。它被谁立起,又为谁而立?历经千年的风雨,草原石人的真相只怕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难以考证了。茫茫草原中,风吹草低时,也许会露出一张张岩石雕凿的面孔,静静地守护着它千年的秘密。

青色的长条状花岗岩上,雕刻着一些抽象的动物,依稀可以辨认出羊、猪和鹿,最上面的那只鹿有着鸟喙一般的嘴,头高高扬起,飘逸的身躯仿佛飞翔于蓝天。非常艺术化的图案有那么点儿现代抽象派的风格,这就是鹿石,广泛分布于蒙古高原、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南西伯利亚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广袤草原上。这些曾伫立在巨大石堆四方的鹿石所蕴含的意思,至今也没能得到很好的破解。没有文字的游牧先民给草原留下了太多的谜团。

一块造型粗糙古朴,色泽暗淡的古玉躺在展台中,自原始社会时期和田玉就开始向东流传。和田的白玉、玛纳斯的碧玉、哈密的黄玉都曾辉煌一时。中原地区用玉的历史悠久,而好玉多出自新疆。用和田玉制作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中国最精美的金缕玉衣,用的就是和田玉,而他奢华的镶玉漆棺则采用了玛纳斯碧玉。从这些王侯墓葬可知当年西域玉石的辉煌。

新疆是世界上古尸出土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其墓葬形式也呈多样性,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罗布泊的太阳墓距今约3800年历史,由多层锲入沙土的胡杨木桩圈围而成,整体布局犹如光芒万丈的太阳,朴实而壮观。不知罗布人是否有着太阳崇拜的风俗。照片中身覆狮纹彩毯,脸蒙贴金麻布面具的营盘男尸,一身精美绝伦的服饰与饰品,有着鲜明的汉、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堪比王侯的华丽服饰显示着他生前非同一般的地位。墙上挂着的小河墓地照片,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记起曾看过一集探索发现,专门讲小河墓地的发掘过程,至今记忆犹新。沙山上,惨白的上百根胡杨木立柱密密匝匝矗立着,爆裂的柱头在沙海中显得狰狞而神秘,没有人想得到这是一座死亡殿堂。这些立柱是小河墓地的象征,每根木柱下就是一具棺木,男性头部立柱是桨形,象征女阴,女性头部立柱卵圆形,象征男根,奇特的生殖崇拜。牛皮包裹的船型棺木保护着小河墓地的主人们千年以来的安宁。当场宰杀活牛,以新鲜牛皮包裹棺木,牛皮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收缩,紧紧包裹住船形棺,千年之后的今天甚至没有一粒沙子能够进入棺内。原始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我眼前这具躺在玻璃棺中的小河墓地古尸保存非常完好。用贝格曼的原话形容她也许最为贴切:“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钩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博物馆的一角以模拟场景重现了小河墓地的奇特丧葬风俗。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墓主人们头枕鸡鸣枕,面部掩巾,眼上盖瞑目,双手握木,身着棉麻或绢锦织品制作的衣服。死者四周,陈放着亭台楼阁、车马仪仗的模型、琴棋笔墨,还有瓜果、饺子、面饼等食品,供死者阴间驱使或享用。西域古国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的干尸,身高达1.8米,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筋骨粗壮,眉宇之间,犹存威严刚毅之风。与这曾青史留名的人物相对,让这些有点儿诡异的干尸逐渐变得不那么骇人,他们也曾有过鲜活的生命,有着或平凡或辉煌的一生。且末出土的男尸高1.76米,高鼻,眉毛、睫毛、胡须、胸毛俱全。头发花白,两根发辫间夹有红毛线假发。男尸脸部有用雄黄、雌黄等绘成的花纹纹面,看去颇具神秘色彩。而距今3000多年的婴儿干尸,双眼均盖有小石片,让我联想起《金银岛》中描述的以硬币覆盖死者双眼的情节。

被誉为“楼兰美女”的一具距今4000年的女尸,如今也安放在博物馆中。女尸头戴尖顶毡帽,帽插鸟翎,长发披肩,身着粗制毛织物与羊皮,足蹬毛皮短靴。肤色红褐,眼大窝深,鼻梁即高且窄,下巴尖翘,依稀能看出她生前的美丽。古尸旁边有她35岁的复原画像,其实即便没有复原像,我也能看出她脸上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点。

悬挂在墙上的尼雅古城照片非常具有震撼力,高大的佛塔、整齐的街道历历在目。由于遗址保存完整,古城中的官署、佛寺、民居、畜厩、古桥、渠道、蓄水池等遗迹清晰可辨。据说当年斯坦因闯入尼雅遗址时,曾惊讶于这里保存之完整。用梵文雅语书写的一段段佛经、汉文木简;还有陶器、铜镜、金耳饰、铜戒指、铜印、带扣、玻璃、水晶珠饰、木器和各类织物;更有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捕鼠夹、靴熨斗、弓箭、木盾、红柳木笔、六弦琴,餐具等。好像时间已经停止,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们刚刚离开。当地残存的一枚汉文木简上写着“汉精绝王”的字样,证明了尼雅就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这个曾在《汉书》与《后汉书》中提及的富庶小国,在公元3世纪突然神秘消失。照片下的解说词中提及,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的一所房子废墟中发现一只狗的遗骸。它的脖子上拴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柱子上。显然,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绳子,结果这只狗活活饿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主人匆匆离开,连爱犬的绳子都忘了解?匆匆埋藏的官署文件和井然有序、并无战乱破坏痕迹的城市让精绝王国的消失成为永远的秘密。随之失去答案的佉卢文书、汉代屯官印、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残卷、蚕茧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锦等无数谜团也从此成为无解之谜。

有兴趣研究文字的人可以在这里找到以古和田文、回鹘文、龟兹文、粟特文、焉耆文、吐蕃文、佉卢文、吐火罗文、梵文、汉文等文字书写的木简和文书,汉、隋、唐等时代的印章。而波斯货币、罗马货币等各个时代中西方的钱币则显示了西域曾盛极一时的东西方贸易。

一楼的民俗展馆以照片、蜡像、实物等形式展示了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容貌特征、服饰、建筑艺术、生产工具与独有的文化特色。新疆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众多的民族,大多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不同的文化产生了对事物不同的理解,比如说维吾尔男人喜欢戴绿色的帽子,这在汉族人看来是奇怪的,但在穆斯林看来,绿色代表和平,象征着生命与祥和。

结束了3个多小时的游览,收获颇丰的我们离开了博物馆。要回去了,总得给朋友们买些礼物。于是,我们两个马不停蹄地赶到国际大巴扎。记得跟司机说是“大巴扎”(巴扎,维语集市的意思),千万别顺嘴说错成“大麻扎”(麻扎,维语墓地的意思),不然指不定把你拉到哪里去了。大巴扎多是卖新疆特色产品,买了一堆的巴旦木和葡萄干后,我就在卖英吉沙小刀的店铺跟前挪不动脚了。不管英吉沙小刀是否真的锋利,至少那独特的造型与充满民族风情的纹饰就足以吸引我的目光。还有店里造型优雅,图案迥异的铜器、锡器更是吸引了一旁LP的目光。买刀的时候不免要讨价还价一番,维吾尔店主老是想抓住我的手来那么一下。好在知道维族拍手成交的习惯,没谈到满意价格之前,我坚定地用右手一次次拦住小伙子高高扬起的左手。最后,留着漂亮小胡子的维族店主还是拉住我的左手,解气般地在我手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狠狠地来了两下以示成交,那叫一个火辣辣的疼啊!手工制作的铜器与锡器虽然喜欢,可实在是没法带,只能作罢。一趟大巴扎跑下来,手里已经是大包小包的快拎不动了。赶紧跑回酒店收拾进背包里,好在从家带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消耗殆尽,登山包空出了些地方,不然真不知道怎么拎着这些死沉的东西上车。其实,事后我才知道,买水果干果根本不同跑到国际大巴扎,那里主要针对外地游客,宰客比较厉害。而我所住酒店的奇台路上就有一家水果干果批发市场,从酒店步行十几分钟就到。那里水果干果品质好、种类多,价格还很便宜。

中午时分,老潘专门从家里跑出来,拉着我们吃饭,说是给我们饯行,不由分说地先塞给我们一大包葡萄干,说是没照顾好我们,很不好意思。我们两个跟着他穿街走巷,在五一星光夜市的一个偏街里,进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据老潘说,这里的羊排、烤肉都是附近最好吃的。他也是一次维族朋友领着,才发现了这家店。果然,小店虽然简陋,但烤出来的羊排与羊肉的确是我们来新疆以来吃到味道最好的了。看来真得找当地人做向导,才能品尝到地道的小吃。

下午5点,我们退房,前往乌鲁木齐火车站。老潘见我们行李沉重,执意要送我们上火车,被我们婉拒了。大过节的,家里老人孩子一大堆,难为他陪了我们大半天。乌市火车站进站检查很严格,常会开包安检。走在我们前面的一个驴友,背包里被查出携带刀具(显然是他买的英吉沙小刀)。警察将其领到一边,拿出身份证登记,被要求将刀具现场邮寄,要么就没收。还好服务到位,至少还允许邮寄回家。我们很幸运,登山包里的两把英吉沙都没被查出,估计是让背包的钢架挡住了。候车室里人流涌动,不少都是结伴返家的驴友,干鲜水果都没少带。闻着水果清新的果香,真是后悔没买上一箱库尔勒香梨带回家。

列车启动,缓缓驶出站台,顶着一路阴云飞驰向东。我们带着无数美好的记忆和些许遗憾踏上了四千公里的归途。

关键词(Tags):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古尸#文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