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请河里的老大们谈谈,80年代对苏联威胁的感觉 -- 兰州人

共:💬139 🌺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个《第三次世界大战 -明斯克号出击》

还有它的前篇,是日本人写的,今天大家看来可能对其中描述的国际关系感到惊讶,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国际政治,这就是沧海桑田吧。

里面苏联出兵中国的过程一波三折。

利用的机会是伊朗发生政变,苏联控制中东产油国,美国被迫在对苏问题上采取怀柔政策。

苏联随即对华发动大规模侵略,分新疆,张家口,东北三线出击,目的在于避免中国靠近西方,争取温带出海口并将北中国纳入华约体系。

中国政府仓促间在新疆采取持久战,集中主力于张家口方面,依托山地和长期构筑的国防工事抵挡住了苏军的攻击。而东北则局面非常不好,先是牡丹江战役失利 -- 此战比较有特色的画面是中国的歼六在担任对地攻击时,遭到隐蔽于河岸的苏军自行高射炮攻击,损失惨重,只有少数进口的鹞式战斗机取得成功,但数量太少。

随后中国军队因为缺乏重武器,在苏军装甲兵打击下节节败退,最后败退到北京附近的玉田,东北沦陷,在沈阳的一个几乎完整的豹2坦克基地也落入苏军手中。

此时,日本却出于战略平衡目的支持中国,结果苏联发动对日入侵战役。日本自卫队虽然依托北部山地一度顶住苏军攻击,但在日共的出卖和苏联伞兵蛙跳攻击之下被迫投降。

此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日本政府官房长官大岛等退到上海,在中国支持下建立流亡政府,继续对苏作战。

中国此时也在欧洲的支援下慢慢恢复元气,一方面,采用西方安静技术的中国潜水艇开始北上出击,范围直达日本海,给苏军海上航线造成巨大威胁;一方面在玉田中国军队发动反攻,主力为披挂中国陶瓷装甲的豹2坦克,全歼苏军一个狙击师,并把战线推向山海关。

此时,美国也意识到苏联的野心难以满足,虽然不敢正视出兵,但暗中开始帮助中国和日本,一方面为中国提供各种支援,一方面帮助日本在上海组建三个师的军队,准备反攻。

苏军向山海关发动反击,合围三个师的中国装甲部队,中国军队用快速布雷系统(发射大量白色炸履带地雷于雪地上,陷苏军突击部队于雷区)和西方技术的“灵巧”炮弹,使苏军企图失败,被迫败退回东北。

中国军队的游击队从赤峰方向渗透进入东北,破坏阻断铁路线,苏军兵力不足,被迫将训练的日本特种部队投入中国东北,试图以亚制亚,结果在中国特有的游击战中,日军特种部队被中国游击队诱入伏击全歼。

苏联内部出现不稳,乌克兰等地由于无法满足苏军后勤需要,独立运动开始抬头。

苏联从日本大量压榨资源并实行集权统治,发放粮票管制,引发日本船民外逃中国。

中国潜水艇在日本近海活动,击沉日军反潜驱逐舰早濑等。

中国和苏联在虎山展开决战。苏军采用大面积布雷,大量对地攻击机和大量新式坦克构成总体战体系。中国方面用爆破扫雷,自行机关炮加战斗机,云爆弹反击,取得胜利,苏联被迫放弃沈阳。

伊朗霍梅尼的信徒发动政变,美国重新获得中东石油。

美国对苏开战,并支持日本流亡政府。

美苏在鄂霍次克海域交战,美军用机动水雷封锁苏军军港,击落大量苏军逆火式轰炸机,但自己的企业号航空母舰等舰只也受到损失。

美军在苏联远东本土登陆,日本流亡政府完成训练,以两个M1坦克师,一个五九式坦克师为主力反攻日本,不过拒绝了中国参加登陆的建议。

日本流亡政府收复日本,中国收复张家口,新疆方面开始反攻,东北苏军也在败退,苏联内部民主运动兴起。全书结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