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随便谈谈胶东农村的丧葬习俗 -- 立金洪海亮

共:💬5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随便谈谈胶东农村的丧葬习俗

堂伯家的大哥去世了,很是悲痛。悲痛之余,想随便写写俺知道的胶东农村的丧葬习俗。这里的胶东,是青岛西部的一个农村,不是正宗的胶东;正宗的胶东,我理解应该是烟台威海一带吧。青岛,尤其是青岛西部,可能更接近鲁中山区了……

因为没有很系统的思考,就用小标题说说俺知道的事情吧。

1、报丧

有人去世后,丧主会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派人到亲朋好友家报信,说明谁去世了,什么时间去世的。这是重要的仪式,如果有人得不到丧讯,会感到丧主不尊重自己。

2、送汤

从去世的第一天起,早晚两次,要到一个固定的地点去“送汤”。据说以前是送到土地庙的,现在土地庙早就不在了,只有两尊“土地爷”和“土地奶”的石像,还是破损不堪的。我们邻村,连石像都没有,就是大家认可的一个通用地点。我的感觉,就是给死者送食物,预备上路。最多送三次,最少送一次。如果去世时间是凌晨,当日早晚加第二天早上;如果去世时间是深夜,则只需要第二天早上一次。

3、送盘缠

这是去世后第二日的晚上。这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要扎纸牛马(男性逝者扎马,女性逝者则扎牛),到送汤的地方烧掉。孝子孝孙依次跪拜行礼。乡亲好友也颇有向前行礼者。送盘缠的时候,要围着“土地爷”“土地奶”的像转几圈,还要由长子指路(长子早逝则次子,类推。我听过一无儿老者去世后,由其女儿指路,全村人颇为唏嘘……)。这个指路,我感觉是反应了族群迁徙的方向。据说我们这个村好多人是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迁来的,所有第一代先人去世后嘱咐自己的后代要为自己指明回家的路,所以现在指路的话语是:“爷(娘),西南向明光大路……”如果从家谱记载的洪武年间算起,这句话口口相传已经有六百年了……有多少离家的游子,借着这句话,让自己的灵魂回到祖先长眠的故乡啊……

4、出殡

这是第三日午饭后。从丧主家出来全村绕行,各种仪式后送到村后的公墓。出殡过程中,要摔“老盆”。查网上资料,说“旧时丧礼。主丧者摔一瓦盆﹐然后灵柩起杠﹐叫"摔丧"。亦称"摔老盆"。”摔老盆者,就是前述指路者。

5、上坟

出殡后,连续三日要到坟前烧纸跪拜。此后,逢三七、五七还要上坟,还有周年、三周年的忌日,也要上坟。再就是九周年忌日,是十全坟。此后,忌日不再上坟,只需要年节上坟即可。

就是我们这里不同的地方也不一样,有不上三七坟的,有十全坟前每年忌日都要上坟的,等等,不一而足。

后面还会有一些相应的内容,慢慢跟帖发吧。

关键词(Tags): #胶东农村(当生)#丧葬习俗(当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