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评论】袁崇焕五年是否能够恢复辽东故土问题的探讨 -- 温相

共:💬13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兄弟,这用兵之道。。。。。

首先,唐通的京营号称精锐实际上到了明末腐败不堪,打起仗来很不中用了。战斗力一直被当作笑话。再有明的火器使用除了守城对清野战很少被证明它应有的价值。我记忆中只有一次是浙军几千兵马利用一些工事顶了几个回合,最后仍不免全军尽墨。当时能打仗的部队除了关宁,还有宣大等部。关宁最强,但是对清作战能顶一顶的也只有关宁。其他的动不动全军尽墨或者狼狈逃窜。即便关宁打败仗被全歼也时常有。你说的广渠门一仗的几乎同时关宁悍将赵率教的一支偏师4000余精锐关宁骑兵全军覆没。赵率教阵亡。

明军的骑兵作战方法,思路和清军,蒙古军几乎不是一回事。可以称之为骑马步兵。很少有如满蒙军那样凶猛的大包抄或者突然 猛烈突击一类的动作。讲究列阵。不改步兵习气。这是先天造成的,骑射差得太多。

满蒙军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骑兵作战。他的一个缺点硬伤就是本钱有限。经不起大量的损失。匈奴和突厥的败亡就很看得出。发展出来的战术就是飘忽不定,忽聚忽散。战术上 在进与退之间是相当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清军这次入关的策略是撼动大树。动摇明的 战争潜力。而非拿下京城。与明军决战。在京城下于关宁军死拚显然是违反这一战略的。如果打半天就干掉关宁军9000骑兵的话当然是速胜。但是干不掉就先撤下来再说也没什么,这就是清军的作战原则,时刻保持主动。至于什么贝勒受伤阵亡也不能说明问题,毕竟不是伤得根本。只能讲接战不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