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评论】袁崇焕五年是否能够恢复辽东故土问题的探讨 -- 温相

共:💬13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狭义上说,蓟镇并不属于辽东战区

虽然袁崇焕名义上是“督师蓟辽”,实际上却只拥有辽东战区以内的直接指挥实权。

另外崇祯对袁崇焕已起疑心,种种迹象显示,崇祯已经在怀疑袁崇焕借机拥兵自重,培植自己的势力,所以对袁崇焕的军事意见也不像开始那样言听计从了。

早在皇太极绕道入关这年的春天,袁崇焕就曾经上书警告崇祯提防蒙古人为金兵向导绕走蓟门入关,“夫辽已能抗奴,夷即变奚为,惟蓟门陵京肩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但并未引起重视。在皇太极绕道入关之前一个月,袁崇焕特派参将谢尚政率所部守备蓟门,竟被顺天巡抚遣返,由此可见袁崇焕对蓟镇战区的无能为力。袁崇焕万般无奈,只好再向北京的崇祯申明利害,““蓟门,敌以窃窥,严饬蓟督峻防固御,为今日急着”,如果说先前的警告是出于军事上的预见,那么这一次很可能已经注意到了金兵的异动(“敌以窃窥”),所以才派人前去守备的。但是,就在袁崇焕望穿秋水地等待北京对他的急报给予回应而一无所获的时候,皇太极已经挥师入关了。

如果让我们用一句完全不讲不近人情道理的话来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袁崇焕西援蓟州也好,回师北京也好,都是自己“找死”。因为无论是蓟防还是京师,都不是他权责范围内的事,没有北京的诏书,他完全可以坐视不管,怪罪不到他头上的。

当然,崇祯杀袁崇焕也自食其果,今后谁也不会再未奉诏书,“擅离汛地”去勤王(就算有诏书,为免落个“通敌”罪名,也还是别走太快的好)后来李自成威逼京师时,被崇祯当成抵御李自成最后希望的吴三桂(山海关在东北,崇祯封吴为“平西伯”,显然是对依靠吴军对抗李自成寄予厚望),明知北京危在旦夕,接诏后却磨磨蹭蹭,带着几十万宁远徙众,以每天十几公里的速度龟行到润田,李自成都已经攻破北京了。

姚雪垠在小说《李自成》里写了一段崇祯在最后几天里苦盼吴三桂救兵不至时想起袁崇焕当年勤王的往事来,也明白指望吴三桂能象袁崇焕那样赶回来救他已经希望渺茫(尽管他给吴氏父子封官晋爵远胜袁崇焕当年),当是合理的虚构。这真正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