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萨苏大佬,请不要在文革的问题上误导台湾的朋友! -- 土人在外

共:💬718 🌺3352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说的也有些不对。

  文革时这方面的口号是民主集中制,各群众组织的头头、基层革委会成员都是“民主”选出来的,打引号是因为都是群众组织内部的民主,革委会也是当时掌权的组织内民主,再加上军代表。那时民主的口号还是很时髦的,当然隐含是无产阶级民主

  南京军管后许世友支持屁派,压制好派,好派可以组织大批的人到南京军区门口扎营静坐示威,要“揪出”许世友,这后面也许有中央的势力支持。老许没办法只好躲到大别山去,后来中央明确表态支持老许才解决问题,这难道不是与后来的某次民主一样吗?

  北京电视台好象五几年就有了,但普通大众能有电视看要到大约七六、七七年,之前电子管电视机价格太高,普通人连收音机都消受不起。国内开始能造晶体管电视机后九寸、十二寸黑白电视机就很快普及。那时国内电视还无法远途传播(没那个技术),各地只能看当地电视台,也还没有电视报,每天播三四个小时,结束前预报第二天的节目,节目时长也没法掌握,只能报有什么节目。每天基本上是先播新闻,再播一部电影结束。那时也没有录象机,只能用摄影机拍下回台洗印出胶片再播放,一般只能播前一天或几天的新闻,不过也比新闻简报电影快得多。

  至于工业劵,一定程度可以说是文革的“功绩”,因为那时这些工业日用品的生产并不比文革前低,还有相当程度的提高。因为文革后期百姓购买力提高,供不应求想出的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