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十四、南伐 9:兵信 6 上 -- 1001n

共:💬43 🌺2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十七、南伐 12:备战 3

 

十七、南伐 12:备战 3

  光有武器粮草是没法打仗的,还得有人。于是在“物力”之外,“人力”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对古代战争来说,“人力”这个要素,首先就体现在“兵力”上。尽管战史屡有以少胜多的范例,大金自己也有过不少,但“范例”毕竟是“范”例,而不是“通”例。试图一举灭宋,兵力当然是多多益善。

  回思以往,当年完颜宗翰统领东路军,完颜宗望统领西路军,两军合力之下,拥有数十万兵力、国祚绵延一百六十七年的泱泱大宋,终于被无情绞杀。而在那个时候,东路军、西路军总共又有多少兵力呢?

  答案是12万,也就是每家6万。

  12万这个数字,让见惯了古代决战规模的我们,简直都有点不屑;但就是这么个“简直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数字,大金自己也要拼尽全力才能提供。事实上,12万将士出征,已经足够使整个大金的社会基础剧烈动荡起来——数万个普通家庭在瞬间就被抽走了顶梁柱,很多地方整村整寨地只剩老弱病残,连农耕都无法正常进行。家人们也只能寄希望于金军大胜,能多抢点东西回来,否则必定是人财两空,整个家庭也就彻底断了生路……

  凑够12万兵力,在当时是个巨大的负担,而在四十年之后,大金国势已经强盛很多,那些新征服地区也拥有着昔日难以想象的兵源数量。按说,现在问题已经简化很多了,不要说12万,就是再多征集一些,对完颜亮来说也不应该是什么问题了。

  但是,它不仅依然是问题,而且,一点也不比从前省心。

  原来,当我们扫视大金的时候就会发现,此时大量的精壮劳动力已经被抽调到南京宫殿工地,所谓“天下军民工匠,民夫限五而役三,工匠限三而役两,统计二百万”;也如前文所说,这种简直是竭泽而渔的榨取式征发,几乎已经达到了整个王朝所能负担的极限。

  那么,潜在的兵源,还能剩下多少呢?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既然南伐要紧,那么就暂停一下宫殿工地的进度,将征发来的劳动力择优直接改编为军队,“兵力”的问题不也就迎刃而解了么?

  可惜今天的我们不是昔日的皇帝,更不是完颜亮。兵者,固然是国之大事,但是豪华宫殿在他心里的分量,那可是一点也不逊于动兵的——于是,宫照修,兵照征,两个基本点,一个也不动摇!

  由此,大金境内的百姓,先是被“重修南京”征发了一道,紧接着又被“备战物资劳役”征发一道,随即又如过篦子一般,再被“签军”征发了一道!

  所谓“签军”,是大金特有的国防动员制度,可以理解为“签发参军”,也就是征兵。在大金初年,一旦需要签军,就由元帅府行文,层层转达至基层官府,直到各女真部落;官府按从前登记的户口(“人丁军”)和家业情况(“家户军”),公布所征数量,确定应征人选;被点到名的新兵则扔下锄头,扭头去市集上购买马具、兵刃和粮食,等待集合出发;新兵集合后,由于都是乡里乡亲、彼此知根知底,就自行推选百人长和千户,然后跟随这些新干部汇入大军洪流,从此开始了南征北战的历程。

  这样签发得来的军队,其内部单位不仅是同族,而且还是老乡中的同乡,战斗力也颇为凶悍(突然想起朱苏进的那句名言,全班最大的战斗力爆发于班长阵亡之后……)。大辽将亡之时,燕云一带辽兵早已失去斗志,而金军往往“有掳掠,无战斗,计其从军之费,及回日,所获数倍”,参军入伍成为迅速改变自己家庭一穷二白面貌的必杀技;而这一点无论是对继续签军还是维持金军的战斗力,都有着极为强大的鼓动作用。

  后来,随着金熙宗精心设计收回军权,作为根除地方军阀坐大的基本对策之一,签军的权力也从各元帅府被统一收归了朝廷。

  与此恰成对应的是,南宋抗金屡屡成功,金军再也不能为所欲为地消灭南宋,战事越打越苦,掠夺来的东西越来越少,而战争的残酷性则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来。而这就不可能不反应在金军的士气上,“南犯淮、西犯蜀,生还者少,而得不偿费,人始患之”,从前踊跃应征、生怕赶不上发财大军的景象也随之一去不复返了,“部曲离心已久,将士厌苦从军,皆讴吟思其乡土”,甚至出现了过去从未出现过的,仿效南宋的畏战民俗、为出征将士杀猪埋葬作为替身的“焚替代”现象。

  但是,女真民族不愿应征,不代表金军就必定出现数量缺口,毕竟,金军中可远非女真一个民族啊。

  在大金内部,人是要按民族分等的,军队也不例外,“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也就是明确规定女真族为一等民族,渤海族为二等民族,契丹族为三等民族,原大辽辖区内的汉族则为四等民族。至于北宋辖区内和从南宋掳掠过来的汉族,地位则更加低下,成为五等民族“南人”,在当时金军中似乎为数很少。

  从女真到汉儿,地位递减,各种待遇也相应依次递减。比如在攻破北宋汴京后,原宋朝廷奉上了慰问品,具体来说,就是各式各样的纺织品。在金军内部分配这些东西时,秉持的原则正是“金人得锦,勃(通“渤”)海得绫,契丹得绢织之类,而九州(即“汉儿”)所得者,杂色而已”,弄得军心骚动,“一日忿然,欲起相攻”。再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大金精锐骑兵铁浮图,个个都是女真人;而负责“运薪水、掘壕堑、张虚势、搬粮草”这些繁琐劳累工作,和“所当先冲冒矢石,枉遭杀戮”的,却正是军中地位最低的“汉儿”。

  “苦事都是你的,好事都是我的”,像这么欺负人,军中不乱才怪。顺便说一句,对于金军内部的民族歧视问题,南宋也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心理战。由于当时整个大金还相对比较稳定,金军倒也没有因此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及至大金末期,当金军面对蒙古和南宋联军,再也无法攻伐大胜甚至渐渐无力自保之时,军中的民族矛盾终于彻底失控,最终成为导致大金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再看完颜亮是如何征兵的吧。正隆四年(1159)正月开始的第一波征兵,涉及上京等四京、咸平府等七府、速频路等七路、西南招讨司等二招讨司、泰州等一州,具体地点请见下图(圆点标示皆为各京、路、府、州、招讨司治所,某些“京”与“府”、“路”治所有重合):

点看全图

完颜亮第一次征兵地区示意图

  不难看出,这一波征兵的对象以大金传统占据地区为主,甚至深达金源内地。而事实上,这一次征兵正是从“猛安谋克户”开始的,开征对象也是女真、契丹和奚族(如前文所述,奚族与契丹族十分近似)。

  前面提到,金初排定征兵对象时,还讲究个“人丁军”或“家户军”,多多少少还能为各部落保留一些劳力,这回轮到完颜亮征兵,可就不管那么多了,“调诸路猛安谋克军,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皆籍之,虽亲老丁多,亦不许留侍”,所有的壮年男子、甚至中老年男子,都无法逃避兵役,乃至“不限丁而尽役之”,已经达到了搜尽征绝的程度。

  这些被不择手段征来的新兵,很快就按照身体强壮程度被分了类。其中身体壮实的,被定为“正军”,也就是正式士兵;身体弱些、个头矮些的,则被定为“阿里喜”,与正军配成一对,也就构成了金军的最底层的二人小组编制。其中的阿里喜,也被称为“副从”、“贴军”或“(音“欠”,意为侍从)”,其实就是为正军打杂的贴身随从。

  在本轮征兵中,包括正军和阿里喜,大金一共征得24万有余,按照二人小组重新编制后,实得兵力逾12万。仅靠这一次征兵,完颜亮获得的新兵数量,就已经达到了当年灭北宋时金军几乎全部的兵力规模——而这,还不够。

  一年半以后,第二波征兵潮再次在大金境内激荡起来。这一回,重点征兵地区与上次有了很大不同,主要针对的是分布在中原和渤海一带的汉人和渤海人。当然,不变换地区也不行了,因为上回已经把大金自己老根据地里的女真人、契丹人和奚族人征发光了。因此在这一轮征发时,位于中原、渤海等地总共的17个路中,赫然竟有15个路都在签军范围内!

  至于剩下的两个路,其中的百姓也休想幸免,或许还不如被征去当兵——中都路,此时正负责把四面八方陆续运来的旧军器进行整修,并日以继夜地打造着新军器,任务极为繁重;南京路就更不用说了,更是忙着“重修宫室”呢……

  被列入签军范围的这15个路,本身的负担已经很重了,毕竟,正在重修南京宫室的二百万民夫也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可现在,它们路路有份儿,还要继续为金军提供新兵!具体说来,每路无论情况如何,都要签发汉军正军1万,具体事务则由完颜亮专门派出的15位“差签军使”分头负责。

  只不过,跟一切曾经反复在中国上演过的事情相仿佛,差签军使们新职务相等,人品可不相等,何况他们之下还有难以计数的层层官僚;虽然说签军1万的任务是定死的,必须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哪个萝卜可以拿去填坑,哪个萝卜不用去填,却没有任何说法,里头自然也就有了弄权的空间。由此,“征兵也能发财”,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实有武艺好身手、行贿赂者,皆免”,而“贫者,虽单丁亦签发”,人间的不公正,也就再次极为熟悉地呈现在我们大家面前。

  总得来看,第一波征兵,获得了12万兵力;第二波征兵,又获得15万兵力。至此,完颜亮已经获得了27万新兵,而这个看起来不大的数字,也确实是当时的大金所能榨出的极值了。

  就这样,重修南京宫室、备战物资劳役、备战征发新兵,三项暴政几乎同时砸在了大金所有百姓的头上。而也就在那些手执银牌的丑陋天使们熙来攘往、为自己所获的外快沾沾自喜时,在那些狐假虎威的庸碌官僚们仗势欺人、层层加码而自以为得计时,一些事情已经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老百姓普遍比较善良温顺,忍耐力确实很强,这一点毋庸讳言。但无论忍耐力怎么强,他们毕竟也是人,而不是石头——平时被官人欺负欺负,也就咬牙认了、忍了;可是,真要到了咬碎牙齿也活不下去的那一天,他们所能爆发的张力,也将必定是惊人的。

  说话间,“盗贼”来了!

  

关键词(Tags): #完颜亮(橡树村)#完颜亮#金朝#金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