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两汉史杂谈(4)--论汉光武帝刘秀 -- 温相

共:💬76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和何足道兄商榷

第一,明朝因何而亡。

后金/清在努尔哈赤年间和皇太极初年没有攻城用的红夷大炮,因此拿不下宁远,为袁崇焕所制。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明军都是依靠红夷大炮来守城,野战始终不行。而且清当时东面有朝鲜和毛文龙掣肘,也有所顾忌。

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所部有很多降清的,清初四大汉王中的三位即出在原毛文龙军中。清又利用和明和谈时机,征服了朝鲜,这样东面的掣肘就没有了,清军可以全力对付明朝,这样明清前线的形势就大不一样了。

虽然宁远锦州难攻,但是清军绕道蒙古,一样可以攻入明朝腹地,涂炭地方而使明朝力量衰竭。假使袁崇焕不死,以明朝的腐败和内部掣肘,他也只能够防守辽东而无力进取,等到清军也可以制造红夷大炮了,他恐怕也就防不住了。清入关以后攻扬州,就是用红夷大炮轰塌城墙而攻入城内的。

至于皇太极与明和谈之事,以皇太极的雄才大略,那不过是个缓兵之计,以便消除东面的掣肘,然后再图入关,从皇太极后来极力招降洪承畴来看,他的志向不会是仅仅守在关外的。

虽然说如果和谈成功的话,明和清都有机会喘口气,但是以清的初起朝气和明的腐败不堪,双方恢复和积攒实力的效率恐怕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样明朝依然是处于下风的,一旦红夷大炮被对方所掌握,守城就难办了,野战又不行,那就真是如之奈何了。

李自成起兵十几年,屡经挫败,后来大败于洪承畴,仅率十八骑逃入山中,如果不是河南大饥和明朝三饷搞得民不聊生的话,他也就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李自成再起以后之所以能够在河南、湖北所向无敌,一个是靠着他的统战口号,一个是靠着明军的战斗力低下和诸将不和。后来孙传庭在秦军尚未练成,军队又乏粮的情况下被朝廷强令出兵,以至于大败。李自成到这个时候才有了统一天下的机会。但是他既没有做到政权的封建化,军队的战斗力又比不过清军,终于一败涂地,身死国亡。

假使李自成当时没有出兵东征,以奄奄一息的明朝廷,挡住清兵的再次入关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当时明军主力只剩下了吴三桂、左良玉和江淮四镇,除了吴三桂所部以外,其余各部多是作战不行,扰民有余之辈,而且各镇渐成藩镇之态,跋扈而不听指挥。以这样混乱的政权来对抗清军,希望实在是不大。

综上可以看出,明朝之亡,内亡于万历以来的搜刮和后来的三饷,外亡于女真的进攻。所谓明亡于流寇,清是代明复仇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法。

第二,咱们讨论的是康熙和光武的比较,似乎不包括唐太宗吧?

第三,明代以后,经济理论反而不如宋代,不明白经济、税收方法和人口、民生之间的关系。我不是说要求清代搞计划生育,但是通过税收方法来影响人口数量,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