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同盟会政治家之太平天国观剖析 (一) -- numzero

共:💬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同盟会政治家之太平天国观剖析 (一)

作者:王政

第一章 引言

毋庸置疑,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今天看来,它不仅仅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数个革命团体的大联盟,其重要之处还在于其参加者较以往提出来一套更完整更有体系并且更具可操作性的革命理论。在编年史学看来,辛亥革命是后于太平天国的,故辛亥革命的理论应当溯源到太平天国,而且无论是孙中山本人还是他的战友,都自觉地力争使对太平天国这一历史资源的利用获得知识上的合法性。于是,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被过度地简化。本文探讨的是辛亥革命中的太平天国,这可以看作是力图理解近代思维,解构“历史中的历史”的一次有意义的努力。通过这项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准确、更主动地把握辛亥革命的真精神,而且在史学方法的展示上,更具有典型意义。

可惜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国内主流仍停留在几次高潮,几次运动的“板块模式”。罕见“打通”式的研究佳作。这固然是由于研究近代史材料太多,不易聚拢。更重要的是,由于史学方法落后、陈旧、史观不够高妙造成的。

国内目前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承认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但又苦于难觅合理的研究路径的二难境地。大多是采取a以个人为主,b 以地域为主,c以单个独立事件为主,d与之相关的比较研究,而缺乏取异中之同的综合考察。因此,与本选题相似的题目罕见。但有一部分研究文章与本选题所涉及的内容有关联。

国内研究界在学风上天然地分为大陆与港台两大部分。大陆之部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才有所改进。但在专题研究和史料整理上仍有明显的目的性的倾向。与本选题略有联系的著作有李时岳与赵矢元1981年合著的《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还有,桑兵1995年的《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活动》,此书被收入燕京哈佛书系,影响巨大。再就是俞旦初1996年遗稿《爱国主义与近代史学》的某些章节。有关论文有1996年第3期《广东社会科学》载陶季邑著《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太平天国》。《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发表的陈锡祺、桑兵合著的《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但分析都欠深入,材料收集不广,史识眼界较窄,不能令学界满意。

港台研究状况同样也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孙中山――三民主义”、“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的“正统史学”观于近年由于受到西方治学方法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张玉法在1982年出版的《清季的革命团体》及其它一些论文对本选题只稍有涉及,关系不大。1986年,台北正中书局出版了由曾虚白指导的博士生陈孟坚的两巨册《<民报>与辛亥革命》,该书从新闻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民报》之宗旨、主义、发刊经过,内容与影响等,考察非常细致,但很少思想史意义上的学理探讨,述多于析。对《民报》政论家在太平天国的看法上未作太多研究。并且,只是大略地将太平天国问题的出现当作一种特例(陈氏好象不太明白《民报》政论家为何要大提特提太平天国问题。)另外,朱?脑从诒988年出版了《同盟会的革命理论――<民报>个案研究》,朱氏凭籍深厚的政治学理论素养,作出了很精到的研究成果,是吴相湘《孙逸仙先生传》之类的作品不能相比的。朱氏的分析以三民主义为框架,使原来丰富的理论看起来很整齐,但过份整齐倒引起人的怀疑。因为,《民报》时间跨度长,中间的主持人有变化,撰稿人的队伍、理论素养、面对的问题不同,故要把《民报》作个案研究,只适于相对长时段比较稳定的观念,而不是先假定其理论是已经筹划好的。其实,《民报》的丰富内容并不仅限于孙中山的发刊词里规定的“三条”,这是朱氏史识之障蔽。通过这种思维模式,只能认为“神圣洪杨”就仅仅是为了反满。以此类推,“神圣”朱洪武、顾炎武也是为了反满,这就取消了太平天国问题的丰富性。在本人看来,太平天国问题在《民报》诸公笔下不仅是一个事件、一大群历史人物,还包含了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外交政策等的表达,是争夺话语霸权的一个有力武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满”之下的属概念。

与本选题有关的专著以小野川秀美、岛田虔次主编的《<民报>索引》最为重要。日人治史素有“计算机式的精确”之誉,此二著体现了这种严谨精神。

欧美研究者中,多将目光集中于个人或某种思想观念的研究。知名度比较高的有1976年韦慕廷的《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1980年薛君度的《黄兴与中国革命》,1981年Harold Schiffrin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Joseph Echerich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John.E.Schrecker的《中国革命之历史透视》(1998年5月东方出版中心版 王国良中译本)中的部分章节。

此外,有些“点到为止”的论著和史料整理与本文工作目标关系不大,故略。

因此,本文下面要展开的讨论,实是填补这一学术空白的必需之作。

第二章 同盟会政论家对太平天国的问题的认识程度

太平天国的失败若以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为标志。那么,其距《民报》创刊(1905年11月26日)大约有41年的时间,尽管其史实如孙中山所言: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只有清廷官书,难征文献。

但它的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一时期的一批重要历史人物。以下且略举数例:

主角 讲述者

孙中山 罗家伦 黄季陆

话语:

先生十一岁。始知太平天国轶事。

先生所居乡里就学乡塾间,关于太平天国故事,流传颇盛。时有太平天国老兵谈洪杨轶闻、娓娓不倦。先生探本寻源,对明、清间哝嬗史??,掺如指掌,光复汉族之革命思想油然而生。以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而不能以成败论豪杰也,因深慕其为人。(二)

原文注(二):先生所作汉公《太平天国成史序》,吴敬恒演讲词,及《总理年谱长编初稿》。

孙中山 吴稚晖

话语:

总理那时在私塾内读书,却一切也不能解决他的疑难,还是他六、七岁的时候,听到太平天国老兵讲洪秀全的故事,倒给他不同的教育,总理的革命意志,就是在这种教育下发生的。

壬寅,清光绪四年,西一八七四年。十三岁,入其叔所设之私塾。闻谈洪、杨故事、潜抱革命大志。

孙中山 黄彦 李伯新

话语:

翠亨村有一个参加过太平军的老农冯爽观,早晚在先生住屋门前的榕树下乘凉,常常对孩子们讲述太平天国反清的革命故事。先生每每听得出神,对洪秀全很是敬慕,曾说:“洪秀全灭了满清就好咯。”

孙中山 陈少白

话语:

(在雅丽氏学校时),同学们还起了他一个绰号,叫他“洪秀全”。因为孙先生平时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

孙中山与尢列 冼江

话语:

时多友在座,公(尢列)曰:“诸君未见洪秀全乎?”随指孙先生曰:“此人头脑,即与洪秀全同样者也。洪秀全以种族革命为职志,今汝头脑如彼,非完成洪秀全未竟之志不可也。”孙先生曰诺,满座为之粲然。

“四大寇” 陆丹林

话语:

所谓寇者,当时因洪秀全反清未成功而败,清酋目之为寇;而总理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四人的志愿,与洪秀全的反清相同,所以亲友们就说他们做“四大寇”。

黄兴 毛注青

话语:

童年时代,听乡间老辈谈论洪杨革命事迹,特别是太平天国攻长沙的故事,非常向往。稍长,喜读太平天国杂史。(一)

原文注(一):本谱编者在凉塘的调查访问。

陈天华 冯自由

话语:

少时即以光复汉族为念,遇乡人称颂胡、曾、彭功业者,辄欲唾不顾,而面有愧色。

何香凝 自述

话语:

我们家里有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人,我自小即常常听到别人谈到反清的事。

容闳 田桐

话语:

容闳为中国第一次老留学生,与洪秀全有关系。洪氏败后,复漫游四方,有志恢复,以年迈无力。及同盟会成立,容公甚喜,自美洲致书东京,言愿为代表借款,不须抵押。

曹亚伯 冯自由

话语:

自幼居乡,每聆乡中父老述太平天国当年起兵杀贼遗事,辄眉飞色舞,油然萌种族思想。

李烈钧 自述

话语:

先严兄弟四人,先严居长。太平天国时与诸伯叔弃儒从军,……稍长,见先严与诸伯叔面部或手部均有针刺“太平天国”四字,叩问其故,心怦怦欲动焉。

林圭 张篁溪(伯桢)

话语:

幼聪颖,涉猎经史百家,夙明种族之大齐(义)。尝读左宗棠奏记,辄慨然曰:“有此遇,而不能兴复汉族,非丈夫也。”

姚洪业 邹鲁

话语:

初名宏业,因慕朱洪武,洪秀全之为人,及改名洪业。

鲁迅 自述

话语:

一个族中的好心的长辈,曾经借此来教育我,说这都是当今的大官,平“长毛”的功臣,你应该学学他们。(指曾、左、李)我那时也很愿意学,然而想必须赶快仍复有“长毛”。

徐满凌 林森 邹鲁

话语:

自幼习闻洪天王故事,革命思想一触即发。

且不论以上数则叙述是漶漫无征,还是铁证如山。综合一下,至少有两点可以确定:

一、太平天国的确对这一代人的思想有影响。最起码是表达了叙述者要求主角与太平天国“同气连枝”的主观愿望。当然,这并不排除真地出现过数位善于话说历史的“老兵”。

二、是这种影响并非因为年代久远问题,而是由于“只有清廷官书,难征文献” 而比较模糊。姑且称之为“遥望”现象。

那么,自创刊之日起,就以发扬“先知先觉之天职”以“策其群而进之” 为已任的《民报》诸公 又是如何、为何论及这一“近史”的呢?

综观民报1至 26号,286篇文章,75幅图画。提及太平天国的共有54处。其中包括专论2篇,佚文及评论1篇,图画4帧,广告2则。从内容上看,大体上谈及政治的24处,军事8处,外交5处,文化4处,经济2处。其它方面11处。 与《民报》登载文字的庞大数量相比,这些言及太平天国的文字似乎微不足道。其实不然。较当时同类报刊,《民报》的这个数量已绝对是排第一了。同类主题,《复报》3篇,《浙江潮》2篇,《湖北学生界》2篇,更多的报刊是一篇也未见。 单行本只有1906年许定―编写的《祖国女界伟人传》中载“太平天国革命女英雄洪宣娇”一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是由于,一方面这些报刊包括《民报》)并非以谈论太平天国问题为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文论及的由于文献原因所产生的“遥望”现象使然。比如在《民报》的晚期,1908年4月25日出版的第20号上译丛专栏里还连载“稼轩润词”的《明清战谭》。

即便是如此,在理论贡献方面,较其它报刊《民报》诸政论家对太平天国问题下的功夫最多,影响也最深远。这是由于《民报》处于当时时代思潮的主脉使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