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宪法读书笔记 -- 唵啊吽

共:💬374 🌺13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不是完全没有动力,而是影响力有限

对国内宪法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存在的,但直接的影响力有限,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小圈子内部的话题。

因为没有直接适用宪法的途径,所以即使有研究成果,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相比之下,有诉讼制度的民法、刑法、行政法,情况就好一些),甚至很难引起公共舆论的兴趣。比如去年至今年的物权法讨论,某法理学者说物权法违宪,某民法学者说立法在特定情况下未必要在形式上严格遵循宪法——这其实涉及到很多宪法学的问题,国内的宪法学者也参与了讨论,但基本上只局限于宪法学界的圈子里,几乎看不到对立法的直接影响。假如存在某种形式的宪法审查制度(不一定要宪法法院),无论如何不会这样“自说自话”。

而且,近代宪法的精神在于通过对公权力的规范,来保障公民的权利——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些方面限制公权力。宪法学如果不能实现这种限制,其自身就难免被限制。

不过话说回来,“宪法的研究”和“跟踪研究”是不可分割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这或许是宪法学的特殊性,因为中国传统上是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宪法”的,整个宪法学就是法律移植的产物。而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本身就是要建立在人类社会的经验之上;这些经验有些是有“地方性”的,但有些仍然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假如智识上的积累不够,等到需要的时候就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而智识与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权力产生某种抵抗能力的,这样也就会逐渐形成有利于宪法学的环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