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崇敬看香港(修改 Ver0.1) -- 青蛙电工

共:💬429 🌺1022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阅读理解不认真

引用您自己列举的内容如下: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政府统计处指出,大陆夫妇来港产子数目趋增,未受医管局今年2月新收费措施影响,主要是因他们大多收入较高、经济条件较佳。该处又表示,经济发展蓬勃,加上当局推出鼓励生育的税务措施,料对港人生育有轻微刺激作用。”

“大多收入较高、经济条件较佳”的人“未受医管局今年2月新收费措施影响”,现在的行情是对于非本港居民生产公立医院收费并不比私立医院低,39000到私立医院生个孩子也差不多够了,当然别去太高档的私立医院,如果是“收入较高、经济条件较佳”的您,按常理思考,您会选择大陆孕妇不能预订位置提前入院待产只能等孩子快出来或者已经出来一部分才能去急诊的公立医院还是可以提前预订的私立医院?

2月起香港海关堵截大陆孕妇入境,如果没有医院的交费预约证明,除非偷渡,没有钱的大陆孕妇就都被堵回去了(与此同时别的国家的孕妇不管有没有钱照样畅通无阻)。试想,如果来香港产子的大陆孕妇大部分都是没钱来占香港公立医院便宜的话,实行这个办法后,应该是来港的大陆孕妇人数大幅下降才对,怎么反而“大陆夫妇来港产子数目趋增”?如果一定要说大陆孕妇是偷渡过来,那么请问问,马上要生孩子的孕妇是游水过来还是躲在集装箱藏在货物缝隙里过来的?有几个孩子就要出世的孕妇有这个本事?

“冯兴宏又指出,自医管局今年2月实施新收费后,大陆孕妇来港产子的数字未有太大变化,但婴儿父亲为港人的数目却明显减少,今年首9个月仅5786名,只及2006年全年9438名的61%。”

娶大陆配偶的香港本地男性大部分的经济收入水平就不提了,您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水平,您认为他们会以为赖公立医院的账容易还是私立医院的?这些人如果在本地生孩子会去公立还是私立医院?我原先所说的大部分大陆孕妇的配偶是香港本地男性,指的是到公立医院生产的,可能原先没交代清楚,谨此致歉。不得不再次明确指出您的一个错误,就是这些香港男性居民的大陆配偶孕妇在香港公立医院生产照样是按照非本地居民收费的,希望您这次没有再选择性忽略以便硬要说这些大陆孕妇按本地居民交费,不相信的话自己打电话到医院咨询吧,当然如果按您说的“如果你是香港人的话”,孕妇本身是香港本地居民的话,当然是按照您不辞辛苦列出的那个低收费,不过似乎这就根本不算是大陆孕妇吧?这个这个,说大陆孕妇怎么扯到香港人的收费了?这算跑题还是故意混淆?希望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如果那样,就当俺没说过好了。

另外,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婴儿父亲为港人的数目却明显减少”,请思考为什么提高收费后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新闻报道里专门提到这一点又是在暗示什么?我说点不成熟的猜想啊,只是猜想啊,没有直接证据,因为大陆各地政府统计局虽然吃闲饭的人多但基本上都不会安排几个公务员拨笔经费专门去统计有多少外来孩子他爸,因此没有数据,如果一定要数据,就只能等以后再统计申请移居香港的子女数目了,如果猜错了请指正,不要骂胡说八道就好,大概是部分娶了大陆孕妇的香港男性本地居民,付不起或者不愿付自己的大陆孕妇在香港生产的高额费用,又不想欠下巨额医疗费用,只好去便宜的地方生孩子了(在大陆生孩子,即便是按照某外国人骂的乱治疗乱收费,就算是剖腹产再加单人高级病房特级护理专人陪护也不用上万元。)至少我所知道的香港不是每个人都像某些人那样住豪宅开靓车雇菲佣养名犬的,不知道别人怎么看。

我可没有说您跟那个外国人一样说香港的医生水平高,没人逼您往自己身上扯,看到有点不同意见就生气也不必没搞清楚就往自己身上揽。欢迎讨论,尽量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尽量少用想象来代替,更别因为别人有不同看法就大动肝火,更别不搞清楚就骂人家胡说八道。大家平时看同一张报纸因为思考方式立场不同,也能得出不同看法,西方体制下培养的记者耍点技巧引导读者也很常见,关键是自己要会看清。比如前段时间报道小鹰号被拒绝入港,拉出个香港开餐厅的说要把帐单寄给解放军煽情,让读者对这个香港餐馆老板同情之余不知不觉地把帐算到解放军头上,其实任何一个明白人仔细想想,这关解放军什么事啊?但人家记者就能潜移默化贼喊捉贼栽赃到解放军头上,还显得自己特委屈中国特坏。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拒绝外国军舰来是正常的,谁也不欢迎邻居拿把枪随便到自己家里逛吧。如果外国军舰想来就来,那恐怕就是伊拉克、南朝鲜、日本这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了。不管别人心里是否愿意承认,至少名义上香港现在已经不是殖民地了,如果还要将其作为原先的殖民地对待,这种思维方式会受到挫折的。多说一句,观察了一下,这次小鹰号被拒绝靠岸,因为是大陆干的,好像香港这边有不少怪中央政府的,嘿嘿,看来治软骨病10年时间还是短了点。

为了帮助理解,最后总结一下:

1. 专门到香港生孩子的大陆人,即那部分夫妇双方都是大陆人的大陆孕妇,按照您所列出的新闻报道作为依据,大部分经济能力较强,不受提高收费的措施影响。并且由于海关实行了检查大陆孕妇是否有香港医院交费预约证明的限制措施,而香港公立医院不提供这种预约服务,所以,从2月以后,夫妇双方都是大陆人到香港生产的大陆孕妇都应该是已经向香港的私立医院交费预约了的,这部分人当然不会对香港的公立医院有冲击。并且从您提供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2月的新办法实施后,大陆孕妇的人数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这反过来证明办法实施前那些没钱专门到香港来占公立医院便宜的人并不多。也就是说,夫妇双方都是大陆人的到香港公立医院生产的并不多,而且从理论上,从2月份开始,这种现象就应该不存在了,除非偷渡。保守一点说,既然这部分人基本不在香港公立医院生产,那么他们对香港公立医院的冲击怎会有报纸舆论宣传的那么夸张?私立医院本来就不是香港市民的福利,而是盈利机构,那么进私立医院生孩子关别人什么事?何况还是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如果确实不希望大陆人到香港生孩子的话,嫌贫爱富的香港政府早就采取措施禁止大陆人到香港生孩子了。其实香港政府精明着呢,如果不能从这些人身上赚钱,如果这些孩子是将来劳力不足老龄化的香港的负担,那直接堵截所有大陆孕妇入境不就得了。

2. 丈夫为香港本地居民,妻子还没有熬到年头拿到香港居民身份的大陆孕妇,这部分人,长期持探亲签证或受养签证逗留的,一直以香港为主要居住地,既然这部分大陆孕妇早已经在香港本地了,那么无论他们家庭是否有钱,香港海关都没办法嫌贫爱富把他们堵在大陆那边。而这部分家庭的其中一部分的经济情况,您或许大概有个大致的了解,他们不会都去私立医院的,而公立医院又只看孕妇身份不理孩子他爸身份按照非本地居民收高额费用,也就是说无论去私立还是公立医院都得放血,一部分人权衡欠债后被财务公司追债的风险后,自然会做出相应选择。我的理解,这部分人是被恶炒的源头,至少是源头之一,您以为呢?

3. 您所提供的新闻报道里政府发言人专门指出,提高收费后,孩子父亲为香港本地人的大陆孕妇绝对数目大幅度下降。假定娶了大陆孕妇的香港本地居民还按照以前一样自然在香港本地生孩子的话,按常识来说,俗话说“十月怀胎”,即便是提高收费后娶了大陆孕妇的香港本地男性居民从2月那时起厉行节约,那么推算过来,初显成效也应当是大概12月以后,而您给的报道是指今年前9个月的统计,这个这个,难道那些娶了大陆孕妇的香港男性居民能未卜先知,提前在政府出台新措施之前若干个月就不约而同集体开始减产?我个人理解,提高收费措施的影响应当是在措施颁布后,而不是推出之前,您说是吧?那么,新闻报道里专门提到这点,又是要说明什么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