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杜克船长见闻 -- 一位英国船长眼中的甲午战争前中日局势 -- 潘一刀

共:💬11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杜克船长见闻 -- 一位英国船长眼中的甲午战争前中日局势

这两天偶然在网上发现了点甲午战争的侧面资料,特曝于河中。

这些资料是英国船长杜克(Duke)在甲午中日战争双方宣战当天(1894年8月1日)对时代杂志讲述的自己对中日两国形式的理解。杜克船长长年在中国和日本跑运输,而且据记载还会说中文和日语(真有那么厉害?),一路上有不少见闻。他的观点并不是那么专业也不够准确,但是好处是作为一个对中日情况都有所了解的西方人,他的观点在西方世界也许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点看全图

从7月3号起杜克和他的Glenogle号从横滨出发在许多中国和日本港口的停留,当然他不可能靠近佐世保,横须贺或者旅顺,威海这些军港,所以他并没有看到战争准备的景象,但是有一点给他印象很深,就是战争话题在日本远比在中国被谈论的更为热烈。杜克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日本在海军上的优势。但我却以为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日本全国已经被动员起来准备这场战争了。孙克复,关捷的《甲午中日海战史》第三章丰岛海战一上来的小标题就是“日本海军的疯狂备战和偷袭准备”,这固然是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但当时的局势已经一触即发,日本咄咄逼人,“疯狂备战”,可清政府的第一反应却是请求俄,英调停。日本人整体表现出的对战争的关注,在中国却看不到,那时的中国大地,更多的恐怕还是“莫谈国是”。

尽管如此,考虑到中国在人口和军队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杜克仍然看好中国。

点看全图

当时中国陆军劲旅 -- 李鸿章的淮军可以说装备了世界一流武器。李鸿章是有克虏伯情结的,他在给醇亲王的信中谈到:“后膛装药枪炮最为近时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远,仅可为守营墙护大炮之用。惟德国克虏伯四磅钢炮可以命中致远,质坚体轻,用马拖拉,行走如飞,现在俄德英法各国平地战阵皆以此器为最利。”李鸿章这个步兵枪炮向后膛装药发展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淮军也确实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为淮军购置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1888年夏天,李鸿章定购了两百万马克的克虏伯军备物资,用来装备威海卫和大连湾的海军基地。1889年,李鸿章麾下的天津军械所通过信义洋行,购买了价值五百五十万马克的克虏伯大炮,用来装备北洋海军的海岸防御系统。这是克虏伯在华贸易的最大一宗。如果单看这些数据,就像杜克船长说的那样,尽管指望不上海军,中国照样能凭借陆军击败任何一个国家。可惜的是,战争胜负不是光靠数大炮来决定的。中国从西方列国引进了现代枪炮,哪个好买哪个,各类弹药也大量购进,“已购之弹子尚属山积”。可是后勤保管却混乱不堪,山东存有毛瑟枪子弹667000粒,其中不合膛者竞达475000粒,再如“炮有格林、阿姆斯特郎、克虏伯、田鸡炮、开花炮等种,枪有新旧毛瑟、林明敦并中国自制之快利枪,名色繁多,殆难屈指。夫枪炮一种有一种之弹药,即一种有一种之施放之法。弹药或误,则与枪炮格格不入,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松或紧,皆不适于用,则有器与无器等”。“此炮之弹,或误入他炮,则必不能开放”。但是,要说后勤不足,也有例外,赴朝作战的淮军每门炮自带炮弹50颗,每枝枪自带子弹150发,以后又由国内运去炮弹2400颗,格林炮子50000颗,子弹50万发,火力不可谓不强。但炮兵“炮准甚疏”,步兵射击的命中率也极低,每人发射子弹达三四百发,可是全战役仅击毙日军180人。如此拙劣之部队竟然就是清军精锐!这就是1884-1885年中国职业军人的水准!杜克船长看到了中国海军的训练废弛,殊不知陆军其实也是如此。

点看全图

清军丢弃在平壤的连发枪。

点看全图

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

李鸿章哀叹“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

再回到宏观层面,在正式宣战前的7月中旬,日本大本营已经根据未来海战的胜负,拟定了三条作战方针:第一,如海战获胜,夺得制海权,陆军则长驱直入,进攻中国;第二,如海战胜败未决,则陆军进占平壤,海军则维持朝鲜海峡的制海权;第三,若日本舰队大败,则陆军全部由朝鲜撤退,而以海军防守沿海。当时中国的上上下下,可曾有过如此清晰的作战思路和彻底的作战决心。

甲午失败不是几个人的失败:光绪帝捶胸顿足,李鸿章老泪纵横,慈禧太后虽然“妾在深宫哪得知”但是被人指着骂“万寿疆无”“每逢万寿必无疆”的滋味恐怕也不好受。甲午失败也不是一支军队的失败,纵然有“胜利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 的叶志超,却也有左宝贵的死战不退。甚至甲午失败也不是清王朝一家的失败。看看日本上下的战斗信念,再想想把高升号出航日期泄露给日本人的天津电报局职员。甲午之败,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彻底败给了另一个民族。从此此消彼长,日本步步紧逼,中国历尽屈辱,直到民族抗战那一光辉时刻的来临。

点看全图

北洋舰队投降图

关键词(Tags): #老文章#甲午#北洋元宝推荐:逸云三洲,MacArthu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