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太平天国前期民政-安庆易制和翼王经略江西(1) -- numzero

共:💬40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石凤魁是草包,石祥祯是让曾剃头第一次投水自杀的名将。

石祥祯似乎是翼王的从兄,二人的祖父是兄弟。石凤魁应该是远房族兄。二人都“国宗”,西征的时候,被委派为“国宗提督军务”,权位等同于侯爵。

石凤魁大约因为能文能武,以为在太平天国没几个人比得上,所以为人自视甚高,喜欢说大话,而且看来比较善于纸上谈兵,连杨秀清都信了他的,以致西征武汉时竟让他和韦俊一同领兵(韦俊在定都天京前就已经是战功卓著的将领了,石凤魁在定都天京前从没参与过军事指挥),二克武昌以后,石凤魁被任命为武昌主将,甚至连韦俊都是他的辅佐。后来韦俊陈玉成等都进兵湖南,就留石凤魁主持武汉三镇了。

不过,翼王对这个族兄的能力似乎很早就有所怀疑,大约在1854年夏天离开天京去安庆之前在启程赴安庆之前就此事与东王进行过商议(当时翼王推荐的主将有可能是陈桂堂),最后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以石凤魁为守武昌主将,而由翼王奏荐当时任职翼殿的地官副丞相黄再兴赴武昌,作为石凤魁的副手,与之“共襄军事”,同时主持地方民政。但翼王推荐黄再兴到武昌显然还有另一个用意,就是要他观察石凤魁是否有能力担此重任,并迅速将结论回报。因为黄再兴经过1个多月时间的观察后就禀复翼王,认为石凤魁实“不足守武昌”,必陈桂堂方可。于是翼王将黄再兴的意见转给东王,东王也同意改派陈桂堂守武昌。不过,陈桂堂人还没到,武昌就已经失守了。

原来石凤魁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已经慌了手脚了,据记载,“石凤魁据武昌,官军日逼,黄再兴亦预知其不可守;仍赖再兴死拒数日。且能窜出大东门自脱,而兼脱凤魁”,这就是说,武昌得以坚持数日,而且太平军最终能自武昌城中突围并且得以保存了大部份实力,主要都是黄再兴的功劳。而石凤魁是靠着黄再兴才得以脱身的。

武昌重镇没守几天就丢了,已经有失机之罪,但还不是不可挽回,毕竟湘军兵锋甚锐,太平军全线都在败退,可是石凤魁千不该,万不该,在撤退时竟没有对停在汉水中的水师上千艘战船(一说四千余)做任何部署,留下这些船只和将士自行抵挡湘军的虎狼之势,这种行为已经近乎临阵脱逃了。倒是这些被遗弃在江中的将士忠勇可嘉,他们顺江而下欲“出大江,与官军决一死战”,但事先没有组织,仓促应战,又没有兄弟部队的接应,结果不但师船全部被毁,而且伤亡惨重。

石凤魁跑到田家镇以后,曾经向罗大纲请求接济粮草火药以“招集散兵,再图进取”,看来,他知道被自己丢下的水师损失惨重后醒悟过来了,知道铸成大错,所以想将功补过,再图反攻。当时湖北全境的太平军都在不断后退,连一向以勇猛著称的陈玉成都在上给秦日纲禀中都说“苦战不能取胜,只得弃船下退”,石凤魁这个时候却想“再图进取”,确实是有点想回去和湘军拼命,死也要死在战场上的架式。但是,一切都太迟了。他所犯下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能挽回的,如果不杀他,不但无以正军法,也无法向那些被他遗弃的将士们交代。于是东王派人将其锁拿回京,论罪处斩。

石凤魁是太平天国国宗中唯一一例被以军法处死的将领,甚至也可以说是天京事变以前被太平天国官方处死的最高级别将领。

石祥祯可算有勇有谋,是太平军西征前期的主要将领,最著名的战例就是“靖港之战”,打得曾国藩苦心经营的湘军出师首战就一败涂地,“仅半顿饭久,陆勇奔溃,水勇办纷纷奔溃。二千余人,竟至全数溃散,弃船炮而不顾”。出队船上“竞无一人”,曾国藩自己座船上也仅剩下三名水手,曾国藩 “仗剑督退者立令旗岸上曰: ‘过旗其者斩’士皆绕从旗旁过”。曾国藩羞愤难当,一咬牙跳了水,“将没顶矣,材官?咂土ν臁保?被拖上来后还大骂左右, “须髯翕张”,狼狈至极。如果不是另一路太平军主将林绍璋庸碌无能招致惨败,曾国藩几乎失去清廷中的立足之地。

石祥祯是一员打仗极勇猛的悍将,所以有“铁公鸡”的外号。他曾和江南大营名将张国梁一对一单挑,结果伸手把张国梁从马上擒来,夹在腋下。可惜胜利之后失于大意,竟被张国梁从靴中取出匕首刺死。

关于“铁公鸡”究竟指谁和石祥祯之死的真相,也是太平天国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一段公案(因为有部曾经有部很有名的以太平天国历史为背景的戏剧叫《铁公鸡》),我在下面附一贴罗尔纲先生的考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