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人来评评理:中国在欧美人眼中有尊严吗? -- AleaJactaEst

共:💬214 🌺39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兄弟所言,有的同意。送花。有的则须商榷。

萨说他同意最后一句,这也是我同意的。单单武功强盛,或许会让他国人民感到忌惮恐惧,但并不足以让我们赢得他们的尊敬。因此,“朝战让中国人从此获得尊严”的说法,是一种大致描述,不够精准。普通人用这句话宣泄一哈自己的豪情,无可深责;但如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但兄弟的另一个观点我觉得需要商榷,那就是,兄弟认为丹麦、芬兰等小国根本不经打,但其国民在国外获得的尊重比我们多,然后似乎隐隐有“获得尊重与国家军武实力关系不大”的结论。

这里首先要跟兄弟商榷一处细节:芬兰不经打。苏芬战争中芬兰还是很能打的,虽然最后熟了,但军事上的效能远远强过国军在抗战中的表现。

如果把芬兰换成新加皮这种确实不经打的小国,兄弟上面那个结论是不是就能立住了呢?我觉得还是不行。

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文革末期北京街头的半大孩子流行打架,我曾亲睹一场血战,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不知怎么跟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在我们楼前对上了。两个小子都是打架出身,在各自班上都算一忿,二年纪这个是他们班二忿,四年纪这个也是本班前四的水平。。二忿在他的同龄人里也不过是个中等身量和吨位,四年级这个大孩子比他高了一头,吨位自然也不是一个级数上的。两位开打之后大孩子占据明显上风,二忿脑袋和躯干连续中招儿,被打得节节倒退却始终不屈,并且极力避免与对方进入撕扭状态(因为一旦撕扭起来二忿必然会摔倒,然后被对方压在身下,那就输定了)。忽然之间,二忿拔身而起,一槌结结实实地砸在大孩子的脸上,大孩子顿时满脸鲜血,仰面朝天倒在地上,手捂着脸不断翻滚... 就在这时,二忿正好把头转向我这边,那一刻他眼中的森森杀气,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经此一战,二忿跃居他们班的绝对头忿,也成了我们这一片儿几个楼的一霸,比他高两、三年纪的孩子都要让他几分。而那个吃了大亏的大孩子,在这一片儿的地位却一落千丈。

很大程度上,国际上的情况也是这样:如果你是个小国,人力、物质资源极其有限,你不能打,不太会让人诟病,比如丹麦、挪威、新加皮;但如果你是个辐源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面对比自己小的国家却屡战屡败,比如旧中国,那就注定会让人瞧不起。当然你可以说这种评价标准有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标准。

所以,拿丹麦不能打而丹麦人仍能获得尊重这个事实,推出结论说我们中国人获得尊重与我们能不能打没有直接关系,这个是有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丹麦与中国这样两个国家缺乏可比性。

世人心中对各国都有个隐含的期待值,就是你的表现与你所拥有的资源是否相吻合。之所以小国不能打却仍不会遭到轻视,是因为其表现与其拥有的条件并无不吻合之处,可您一个辐源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一打起来老是输,这个表现与其拥有的条件落差就太巨了,因而注定要让人轻视。朝战中我志愿军战平强美/联合国,相当程度上超出了世人的心理期待,严格来说,中国在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列强心目中那种“庞大虚弱”的传统印象,正是自朝战始,才得到彻底改观的。后面的中印之战进一步夯实了中国作为军事列强的国际地位。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谈谈 --- 小国的国民通常更容易表现出整齐的高素质来,而大国则很难。大国由于本国地域亚文化差异的原因,其国民的素质方差注定比小国国民要大 (美国是个特例,因为美国国内地域亚文化差异极小)。因此,大国那些素质很烂的国民很容易给国民整体形像抹黑。

我谈这个因素,是因为,中国这样一个亚文化差异很大的大国,无论怎样,也很难确保自己旅居海外的国民能表现出丹麦这种小国的国民那种整体的高素质来。这种情况下,你的国家表现出的能力是否与所拥有的条件相匹配,这个因素,对于你的国民能否赢得尊重这个问题,就变得格外重要了。(抱歉,这句有点英语句式了,别扭得狠)

所以,我们朝战中的表现,对于我们今天所赢得的有限尊重,是有较大贡献的。如果没有朝战,列强和周边小国就难以认识到TG的意志和军事能力,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和骚扰的烈度都会比真实历史上发生的要高[注1],周边国家也难保不会趁火打劫敲一扛子。中国面对军事压力和侵扰如果始终避战隐忍,则中国“庞大而虚弱”的负面形像会一直保持到今天,我们老中连现在这点儿有限的尊重多半儿都没有。现在西方对中国不友好的人一说起中国来,不外就是一党专制、践踏人权、国民素质低下;如果没有朝战,他们必然会加上一条:虚弱无能。可现在谁敢说中国虚弱无能??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意识形态因素所导致的偏见,也对中国国民获得公正对待非常不利。这个就先不多说了。

中国国民要想获得西方国家所获得那种尊重,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关键因素是我们的国民素质差异过巨,而且素质低劣的国民数量相当庞大。说句有争议的话,今天旅居海外的国人,素质不佳的至少占整个群体的15%(我个人的感觉)。即使几十年以后这个比例降到5%,但五万个素质低劣的个体对整个群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百万个素质优秀的个体仍然难以扭转。所以我并不奢望此生能看到中国国民在整体上能得到西方高素质国家(意西葡就算了吧)国民那种尊敬。

[注1]:

总看见有人说,美国对中国并无领土诉求,所以即使中国不卷入朝战,美国也不会给中国制造什么压力和麻烦。所以中国卷入朝战是弊大于利的。这话我实在无法认同。

TG坚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条,就足以让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拥有足够理由来压制中国、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不断打擦边球。须知人的欲望总是随着人所拥有的机会和资源的增长而增长的。如果中国不参战,必然结果就是中美以鸭渌江为线对峙。这种状态下,朝鲜方面的抗美游击队必然要随时退入中国境内,中苏对朝鲜抗美力量的援助也必然要经过中国境内送达,这个因素,加上驻朝美军基层将士敌视中国的倾向,再加上其内心深处对中国军武实力的蔑视(因为中美从未交过手嘛),很容易导致他们在中朝边界上频繁出现过火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相对理性的美国决策层的控制。) 当中国无法忍受这种侵扰和凌辱时,必然会予以还击,而一旦还击了,其还击力度和对美军所造成的杀伤是很难控制在理想程度上的,很容易会发生重创美军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势必会给美国决策层中的鹰派以口实,导致鸽派势弱。至此,中美之间的剧烈军事冲突,如箭在弦上,绝难避免。

别忘记,人的理性和清醒,是从挫折和吃亏中获得的。中国和美国两强如果没有朝战中的双双剧痛,中国在后来的中印之战中未必会果断地见好就收,而美国在后来的越战中也决不会那样有所忌惮和约束。如果美国轻易将驻军推进至鸭渌江南岸,美军在朝鲜抗美力量的骚扰之下,很容易对中国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元宝推荐: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