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天才军事家--杨秀清 -- 司马水镜

共:💬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些不同意见

“1864年天京陷落之后,遵王赖文光以太平军制改编了华北散漫的捻军”

这个,恐怕是传统左派史学的宣传误导,实际上并不存在“用太平军制改编捻军”这样的事情,众多史料表明,捻军始终保持了原来“旗”的编制及号帜,且延续了其鲜明的家族特色,赖文光等人对捻军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他无论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不能算捻军的主帅。后期太平军自己的军制都十分混乱,一方面,“丞相”已经成了一百人里可以有十几个的芝麻小官,另一方面,英王陈玉成的部队也将从前以“军”编制改成了以“队”编制,则作为陈玉成部将,后期将领的赖文光,其自身部队恐怕也不可能完全保持“太平军目”的编制,更何况是去改编别人的军队。

“杨秀清以两万人北伐,谁以为他真地要用两万人并吞华北吗?那么他就真地是很低级了。”

事实上杨秀清就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北伐军九个军,全部是武昌以前加入的老部队,可以集中了太平军中绝大多数的百战精锐,领兵的李开芳林凤翔,在从广西到南京万里转战中绝大多数时候是斩关夺碍的先锋,而在太平天国当时全部的6名丞相中,北伐统帅就占了三名。北伐军牺牲了最好的士兵,最好的将领北伐(当时太平军最优秀的将领应该是石达开,李开芳,林凤翔,罗大纲,林李的表现一直比罗大纲更突出),难道仅仅是为了进行“战略牵制”“扰乱北方”?把自己最有力的一只拳头从手臂上割下来,远远掷向敌人,却未能伤及要害,难道是“成功”的战略吗?

“北伐军危难之际,杨秀清并未认真解救,他重视的是北伐军所起的作用而不是存亡”

北伐援军数量有限,是因为天京方面兵力本身吃紧,但援军中有不少是从扬州撤出来的士兵,据清方在天京的间谍人员报告,这些人是太平军中仅次于北伐军的精锐。

“太平军总兵力并不充足,却在两个大战场上大举出击,外加一个小战场:扬州、镇江、苏州方向”

太平军前期并不曾出击苏州,扬州早已撤守,镇江也一再处于敌军围困中,只是因为西征战场节节败退而无暇顾及,直到西征局势全面好转才得以抽兵解镇江之围。

“1854年5月西征军曾遇到挫折,1855年2月由石达开扭转局势,此后全面压倒清军,可以说是全胜的结局”

西征军在石达开在江西撒下天罗地网,即将收网置曾国藩于死地的关键时刻,被杨秀清抽调主力参加天京解围战,错过了擒贼擒王,平定江西,直捣湘军老巢湖南的最好时机,致使西线战场从此陷入长期对峙局面,惜哉未臻全胜。

太平军在定都天京后不是扫清眼下的清军,集中兵力开拓江南根据地,而是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天京,西征,北伐三个彼此相隔千里,相互不能呼应的战场,个人以为这实在不是什么大气,而是大意,是对形势过度乐观的估计造成的失误。

杨秀清是很有天赋,但仅仅靠天赋是不够的,太平军在定都天京后犯了不少战略错误,西征军在两湖的挫败,虽然原因众多,但也与杨秀清在调兵遣将方面的明显失误有直接关系。杨秀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及时调整策略,因此除了北伐军鞭长莫及以外,其他战场的一时损失大都得以挽回,尤其是1855~1856两年,杨秀清的在战略方面渐趋成熟,指挥更加得心应手,太平天国也步入军事全胜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