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回国散记(1) 深圳 -- 草纹

共:💬74 🌺1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回国散记(4)上海

4. 上海

上海是我旅行的最后一站。从九十年代开始,多次去上海,看着这个城市正一天天的现代化和美丽起来,个人感觉现在景观已经超过了东京不少。

记得90年代来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游荡的时候,附近的五角场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十字路口,不过是衣服摊位多了一些。而今天再去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广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五角场

这次去复旦大学里逛了逛,据说现在国家面对手中拿着的多多的钞票,对于科研项目已经开始狠砸投资。我也顺便品尝了一下复旦食堂的小炒,一个麻婆豆腐,一个西红柿蛋汤,竟是极为美味。

另外如果想回味当年那个叫上海的渔村的感觉,青浦的朱家角古镇是一个不错的去处。这回恰逢我大学几位同班同学聚于沪,一起去了一次。往朱家角去的时候正值黄昏,游人开始稀少的时间。那里的民家建筑构造带着简练的风格,以四壁来托起青瓦屋顶的重力,而雨水,漕水将白壁浸染得略带斑驳,散发出浓浓的水墨画的韵味。青瓦白墙的民家小院,牌楼,麻石铺满的小路,静静流淌的漕运水路,如虹的石拱桥,丝丝垂柳,都半浸在暮葛里。小街两侧一件件商贾店铺里,特色江南小吃,布衣,工艺,珍珠,零落有致,还有江南的绣女,在白色的绣棚上飞针走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店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店 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街景

夜色已浓,一行人走进挂着红红灯笼的酒家,落座于水畔,就着河风来上几道朱家角的特色菜,耳边传来猜拳斗酒声,咿咿呀呀的江南小曲声,恍惚间自己已穿过千年的岁月。到当地就要吃当地的特色。朋友如是说。虽然我吃方正的肉已很长时间,不过入乡随俗。于是端上来了一盘红烧茭白,一盘腌制牛蛙,一盘红烧巴鱼,一盘辣子螺丝,一盘大闸蟹,就着当地的黄酒,的确是美味。席间,当地的同学吞吞吐吐的询问我和另一位来自乌鲁木齐的同学,“那盘牛蛙味道如何?”“不错啊。”“那是蟾蜍。”然后恶作剧地看着我们的反应开始大笑。啊,我一乐。“还好。”原来此地流行将蟾蜍剥皮腌制,作为凉菜,据说甚补,因此附近的蟾蜍恐怕已经绝迹。红烧巴鱼,是把手掌大的巴鱼一条条翻过来烧的,带着软软的倒刺,不过这倒刺要吃下去的,据说甚为补胃。同学们说黄酒能医感冒,于是我也略微来了一点。觥筹交错之间,旁边的河道里的乌篷船已点上红灯笼。一对50上下卖唱的夫妇也开始为我们唱当地的小曲。看着他们略带斑白的鬓发,有些沧桑的面容,自己心底有点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来。

上海及其附近点落的浙江,江苏的城市,在提速的火车线路,高速公路的联络下和已经形成一大经济圈,而上海还是有比较能按“规则”来做的风土。昔日富庶的江南,“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仿佛又在重来。

[后记]

这次回国,还旅行了珠海,岳阳,湘潭,株洲等城市,让人惊异的变化在各个地方发生着。一个朋友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不好的时代。因为到处都充满着机会,等待人们去把握,制度总是在追赶着发展的速度,所以也有很多的缺陷,在等着人们去改善。我也在问自己,归家否?

[完]

关键词(Tags): #回国散记#上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