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聊】也说李陵 -- 任爱杰

共:💬189 🌺2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赞一个

不是要跟任兄作对,实在是在这个问题上与夜月兄看法完全合拍,太多话都让夜月兄抢去了,闹的俺现在反倒是无话可说

其实不仅是夜月兄抢了俺很多话,这贴里乱武、老成都、锦侯、老A 等兄弟们都说出了很多俺想说的话。

我觉得李陵这个历史人物,只是到了元末之后才变得比较负面起来 (前有水浒传里的辽邦驸马李金吾,后有杨家将里的李陵碑),而为何元末之后汉人开始贬陵,不必俺多赘兄弟们都明白。在这种借古警世的实用主义思维下,那位古人在其时代的真实评价和人心向背,往往被粗暴地丢弃。

我以为将太史公和班固对李陵的评价取一均值,当与李陵在其时代所得到的舆论评价相去不远。很显然,在“朕即国家”甚至“朕即民族”的思维下, 李陵背叛刘彻和汉廷的做法,在道德境界上明显低于苏武。但是不是因此李陵就是个不堪的小人呢?由班固的定评,以及后世人们借李陵苏武之间友情入诗这些事实可知,李陵不仅始终未被汉室军民所憎恨,也始终保有苏武的一份理解和宽容。如果李陵真的曾经将匈奴军与汉军为敌,以上所有事实都会变得匪夷所思!可见,李陵降敌后并无损害前祖国和民族的行为。既然如此,以之为“不堪”为“小人”,又是何逻辑呢??

还是那句话,说李陵怕死惜命,可也,再负面的评价,显然就是失去了平常心的意气之论了。

李陵这个人物在当时显然是存在争议的。按照当时的主流思维,一个世代簪英的名门之后,理应承担起比普通人更高的道德责任。李陵的行为和选择,明显高于普通人,却又低于主流思维强加于他的那个责任高度,这就是他存在争议的原因。但即使存在争议,也只是 “同情”与“同情+不屑” 这样两种看法之间的争议,并不存在视之为小人的主流看法。作为今人,无视李陵那个时代的主流看法,硬生生给李陵加个“小人”的负评,是不妥的。难不成我们比集权时代的人们“朕即国家”的思维更浓厚、比那个时代的人们更缺乏理解和宽容精神??

另外,班固将李苏合为一传,的确有对比的意思,但如果将对比理解成黑白对比,未免就太幼稚了。更高境界的对比是白与灰的对比、深蓝与灰蓝的对比... 各位熟读经史,哪位能找出两位同处一传,却是黑白对比的人物?一个崇高无比 道德完人 而另一个阴险萎琐 臭名昭著,这样两个人同处一传??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