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灾”是随人的主观判断而转移的么? -- 茶园农工

共:💬183 🌺2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能,您把57年的东西混在54、55年说,是什么级别的窟窿?

不用您综合,“实际情况是,猪、羊存栏数的增加抵消了大牲畜减少还有余。”这一句您就现了,肉食供应是可以用耕牛替代的?

优越?用存栏的山羊替代耕牛的优越?您太大能了……

就说你们这些人不接触实际,过几年,肯定有类似的家伙指着人民日报说当时定然有亩产万斤……

ps 好歹我在这里也列了数字的出处,号称要做学术的您阁下居然不列,不过您的数字要是和那个什么5kw四川人口同出一门的话,就不用列出处了,大家已经知道您的倾向性选择了……

再仔细看看您的数字:

1957年,全国年底猪存栏数14590万,比56年增长6187万,羊存栏数9858万,比56年增长693万,大牲畜存栏数8382万,比56年减少391万。猪牛羊,为什么有人单拿大牲畜出来说事呢?

我帖的是:

1956年9月猪肉和蔬菜供应非常紧张,陈云承认出口未增加的情况下,大中城市猪肉供应下降,小城镇,农村集市根本没肉卖(房维中,p177)。1955 年由於合作化全国大牲畜减少二百万头以上,1954已建成的67万个合作社,1/4当年减产(丁抒,1996,pp34-36,《党史研究》1981年第 1期,p6)。1955年合作社耕牛死亡60%,(刘蓬勃载《农村未来》1988年第2期文章)。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派到浙江的调查组指出「在15 个县里曾发生60多起群众骚乱,开化县一个县饿死10个人,群众挖树根吃得脸肿」(《党史研究资料》,第9集,p.698)。加上合作化时农民大量屠杀耕牛,猪羊的情况(〈中国农业合作史资料〉,1992年第3期p1),所以合作化全国统计的粮棉产量增加是以产出结构扭曲加大,猪肉,蔬菜严重短缺为代价的。因此中国的农业合作化对生产力并没有正面影响。农业合作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力长期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见萨克斯,胡,杨,2000)。

前后有2年上下的差距,您阁下为什么要故意看不出57和54、55、56的分别呢?真真是有趣的很了……

要别人补漏洞?谁有那么大能能玩时空转移,用57年的东西补55年的啊?难道阁下能?

更何况57年是什么年代啊?那是亩产万斤的卫星年代啊,那些好看的统计数字是什么来源有多少可靠,还有待分析,偏偏有人就拍拍脑袋认了,还要质疑别人,这个倾向性还不明显?忽悠谁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