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灾”是随人的主观判断而转移的么? -- 茶园农工

共:💬183 🌺2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曹教授的解释很难让人完全信服。

1、饥荒带来的“历史记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这必须是在“历史记忆”是各种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时,以虚拟的"府"级政区为单位这一做法才具有说服力。然而曹教授的文章并不能证明这一点。相反的,很容易找到否定他这个观点的证据。比如说河南、四川、安徽在抗战期间都发生过严重的饥荒,但这三个地方又都是浮夸风后的重灾区,且最严重的信阳事件就发生在河南,比如东北、新疆在近代发生饥荒的情况并不严重,而那三年并没有发生太严重的事件。这跟曹教授所说的“历史记忆”的推论完全相反。

2、“历史记忆”到底能影响多长时间?这问题恐怕很难说清楚。比如我现在所在的惠州,是92年全国房地产泡沫的三大重灾区之一,调控后留下大批烂帐、破产的企业和烂尾楼,一直到2002年当年留下的烂尾楼才消化完,结果到了05年随着全国的房地产热,现在又出现大量泡沫,这个记忆也太短了。饥荒的“历史记忆”肯定比房地产要长,但能否在经历了满清末期的混乱、民国期间的混战、抗战和内战等一系列大变革之后,还能保持这种强有力的记忆,这个就没谱了。

3、以1851-1875年的分府死亡人口进行对比,这个恐怕也很难有说服力。除非满清期间的人口统计相当准确,否则拿一个本身就很成问题的数据对比,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