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金大姐的智力问题说起 -- 萨苏

共:💬66 🌺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和老兄说说心里话

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售票员或售货员,原因现在想不起了,就是觉得自己做这个就是比别人好,够细致、耐心、敏感;不过这个念头一直毫无意外的被否认到今天。

虽然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做服务的好手。

看过一些关于介绍国外著名大饭店的服务介绍,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老门童,服务真是牛,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这样。原来国内的服务员也有很牛的,比如以王府井百货大楼卖糖的张秉贵为代表的一大批。真的很佩服他们,他们就是自己领域里的专家。

我们现在有高科技了,也许就不需要这类专家级的人才了;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闲置劳动力,也许就不需要大家爱岗敬业了吧,随便来个人就齐活了;

金字塔的稳定结构的关键在于各部分各司其责,很多人天生就不是个管人的,就是能做好事情的,为什么机制里面就只有上调做官一条路作为对他贡献的肯定呢?

大学的时候,资源环境保护的选修课,老师问,为什么咱们工厂技术骨干的经验很难传递下去?我脱口而出:他们都当官去了。老师深以为然。

我们听到了太多年的爱国,这个说说很容易的;但是没有几个人说应该爱岗,总是有太多的实际问题嘛,因为实在爱不起。

听说(只是听说)国外有优厚的退休金制度。领到退休金的人可以不再出来工作,就可以衣食无忧直到辞世,所以很多电影里面不断有人为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而咬紧牙关。国内也有退休金制度(只是描述,不是批评),有几个敢于不想办法返聘或自己找些工作做的?退休金能日常开支,能支付医疗费用吗?能支付旅游费用吗?过的又是怎样的日子?大家不是因为在这个条件的巨大差异才对单位挑三拣四的吗?

我们的父辈很多是一个单位工作到退休,或者至少一个单位工作十几年,这样的情况现在还有多少,以后还能剩下多少?大家不断的跳来跳去换工作,到底是价值的体现还是价值的流失?难道所有的岗位都是台阶,都是要尽快的、不计成本的跨过去,只有终点的那个才是所有人奋斗的尽头?

如果NBA也是这个机制的话,那么所有的队员都会抢着去扣篮,然后成绩突出的一些人就成为教练或者总经理,这样的比赛会比现在更好看?别忘了,在NBA里教练的收入可比队员少得多,中国是这样的吗?

高等教育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该比中等教育或初等教育的人享受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多的公众羡慕与社会尊重,这才是正相促进。

我认为,人的自身发展轨迹不可能是永远不断上升的,而是像“根号”符号一样,在某个阶段就会停滞,那么他的主要责任就是尽可能的保持这个工作水平的稳定,机制上也要给他安心稳定的保证,这个岗位才是被尊重的,那么这个岗位的工作水平才有可能在稳定的基础上缓慢提升,而不是出现革命性的改变。

大家是不同的,教育水平、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会有差异,但是不应该让绝大多数平凡岗位工作的人一生都得不到一个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机会,这就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蔑视。

如果我的工作兴趣就是卖票的(对我来说的确是),也有机会成为一个卖票的,而我的工作能力水平也就是一个能卖好票的,我很高兴我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工作到退休,并且在退休之际得到同事和社会的认可。

这是我希望的生活,同时我也认为,这是我这个水平的人能想到的,大多数人都有机会可以称之其为可享受和被尊重的生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