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这个谢国忠怎么越看越象骗子 -- 坐看风起云涌时

共:💬21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有喊涨的时候,取决于主人什么时候需要

2003年6月,央行121文件出台,银行开始控制对房地产商的开发贷款。

2003年7月,摩根斯坦利与上海永业企业集团合作,入股10%,投资了上海新天地附近的“锦麟天地雅苑”项目, 其短期收益超过了30%。同月,摩根士丹利联合德意志银行,拿下了建行账面值为40亿元的不良资产,其中97%是房地产资产。

其后,摩根士丹利名下房地产基金(MSREF) 和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合作,共同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开发的上海永业公寓二期,各自参股25%。

2003年10月,谢国忠发表《上海房地产是一个泡沫》。

2004年初,摩根斯坦利和复地合作,投资5000万美元,参股复地黄浦区中高档项目“复地雅园”。

2004年3月,谢国忠发表文章称:“中国地产市场是10年前东南亚的翻版。”

2004年4月,摩根士丹利与天津顺驰合作,在天津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

2004年4、5月,央行、国土部连续出台调控政策,收紧银行贷款以及严控土地市场。

2004年6月,摩根士丹利和金地集团、上海盛融设立项目公司,摩根士丹利占股55%,以受让建设银行账面总值为28.5亿元的不良资产包,也是以房地产业务为主。

2004年10月,谢国忠再次发表文章《目前的投机是最后的疯狂》,并言之凿凿地说:“离‘最后算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仅仅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

此时,摩根斯坦利的收购行动更加“热火朝天”。

2004年底,摩根斯坦利斥资5亿元人民币,将原来合作项目“锦麟天地雅苑”全部拿下。

2005年2月,摩根斯坦利耗资两亿美元,拿下了人民广场附近的写字楼——上海世界贸易大厦。

2005年5月15日,谢国忠15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业存在普遍过热的现象,而这对于汇改是个障碍。

2005年6月,摩根斯坦利以8.46亿港元的价格拿下上海世界广场。

2005年7月,摩根斯坦利房地产基金决定以32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明天广场。

2005年11月,谢国忠发表言论指出,由于日币不断贬值,有可能使得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触发大量热钱撤出中国将使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遭遇危机。12月,谢国忠又称,“出口的快速发展引发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这其中有很多的泡沫成分。一旦出口下降,房地产市场将崩盘。”

2006年初,摩根斯坦利发布的《中国房地产报告》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洗牌’以及开发商的资金紧缺,为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U]谢国忠掉转风向,转而批评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政干预

2006年4月,摩根斯坦利成立上海分部收购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公园附近的景观楼盘、陆家嘴中央公寓中的一整栋楼。同期,摩根斯坦利开始着手帮助绿城中国配售1.42亿股股份,集资净额约23.1亿港元。

2006年5月,路劲基建则通过摩根大通发行1.5亿美元浮息票据。

2006年5月,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摩根士丹利炒高楼价。当月17日,国务院出台“国六条”。

2006年6月,世茂集团在香港公开发售,募得资金41.7亿港元。摩斯斯坦利和高盛(亚洲)是此次资本募集的全球发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帐簿管理人、联席保荐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世茂上市前引入摩根斯坦利、渣打银行、建银资产以及DrawBridge作为战略股东。四大战略股东共向世茂注资5亿多美元,这其中渣打银行只占5000万美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