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淮河蒙洼蓄洪区开始蓄洪 -- 混天球

共:💬25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猜测

咱没有去过这些地方,也没有认识的人住在这些地方,所以猜测一把。

我想当地人都知道这些地方的功能,也知道存在的风险,在心里上应该有所准备。但是从我对农民的了解上看,他们应该还是比较难受的。无论如何这些庄稼都是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看着被洪水淹没,没有什么人能够完全无动于衷的。以我家乡来看,对于河滩地的风险农民们都看得开,因为这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在安排种植的时候就有所考虑(比如只种红薯这些低价值作物);但是对于多年不被水淹的田地在遭灾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从小就很是怀疑书上说埃及的农民喜欢尼罗河的泛滥,主要是自己见识少的缘故吧,我见过的遭洪水淹没的庄稼地都变得更加贫瘠,良田变成蓄水功能和肥力比较差的沙地,农民们没有谁还兴高采烈的庆祝自己的田地被水淹的。只有那些长年蓄水的水塘塘底还比较肥沃,因为腐烂的植物和水产养殖的遗留物比较多的缘故,奔流的河水短时间能够带来好土地么?(又不是三角洲的形成)

再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蓄洪区的土地政策和补偿规定。这些地方的农民们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只有在这里生活,那么考虑到随时可能的洪灾,这些地区的政策是否正确,实施得好不好就更重要。同样的土地,不同的政策以及具体实施,给农民们带来的结果就相差太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宣传教育问题。这些地区作为蓄洪区,那么肯定就有得益区。为了这些得益地区的利益才会考虑放水蓄洪,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这些地区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蓄洪区人民的贡献,不要搞到象傻司马“何不吃肉糜”的样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