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侃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足球 -- 网师园

共:💬36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体能测试的一点看法

特能测试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因此我们评价他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时间因素。

94年职业联赛开始之前中国足球正处于一个低谷期,不仅仅是成绩差,球员们的表现也不够好。在球场上“一慢二看三通过”,几乎是一边散步一边踢球。不仅场上表现差,场下的训练效果也差,很多球员对待训练并不认真,在球场上的直接反应就是体能不足,很多人连坚持一场比赛都难以做到,到了后半段技术变形的情况很常见。

兵败伊尔比德之后全国球迷对于中国足球的失望达到了极点,足协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当年开办职业联赛的口号之一就是“将球迷们请回来”。怎么请?成绩短时间之内没有机会(第一个机会是亚运会),只能从联赛的表现入手了,首要因素就是训练。

十二分钟跑这个东西对于足球训练合不合理先不说,它至少反映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够在一场激烈的现代职业联赛中踢满全场,那么跑完十二分钟跑不成问题。可是我们的情况呢?我想很多人应该对李红军有印象,这个边后卫在首届体能测试中的惨状我至今记忆犹新。众所周知,边后卫的体能消耗是比较大的,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体能储备,李红军作为国内当时数得上的球员依然表现如此,当时的针体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国内反对十二分钟跑的主要代表其实就是郝海东。作为前锋的他号称自己意识好速度快,每场的关键跑动少,并且说如果是罗马里奥来中国也会被废掉。对于这种观点我举一个例子:今年的欧冠决赛上因扎吉的跑动距离超过了一万米。我不知道当年20来岁的郝海东和三十多岁的因扎吉比起来还有什么话说,作为最优秀的机会主义前锋(理论上这个位置的跑动要求最低)之一,因扎吉显然没有被废掉。

十二分钟跑实施之后效果其实还是挺明显的,各支球队不得不为了体能储备而认真训练。那些著名的老大难后来也没什么为难的了,显然所谓的困难其实就是短练!每年我看到这些人抱怨体能测试耽误了战术训练的时间就不仅替他们脸红:亏你们说得出口,只一年干什么去了?考前突击还有脸抱怨。。。

12分钟跑和三从一大可能有它自身的缺点,这一点中国的所有项目都可以抱怨,唯独足球没有资格。因为他们连基础的要求都没有达到,何谈其他?

关键词(Tags): #体能测试#12分钟跑#中国足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