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内江出了个张大千 -- 润树

共:💬18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书摘】张大千与毕加索的“高峰会晤”

大千1949年后,曾居印度,香港,阿根廷,巴西,美国,直到1978年迁居台湾。在侨居海外的岁月里,大千始终以做一个中国人为荣,一身东坡服,一顶居士帽,一口家乡话,一个中国胃,并以继承传统而又有所独创的中国画风,赢得广泛的国际声望,被誉为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国画艺术家。内江作家杨继业的《张大千传》,记大千与毕加索见面的一章“高峰会晤”写得颇精彩,节录在下面供欣赏:

毕加索抱出五册画来,每册有三四十幅。张大千打开画册,全是毕加索用毛笔水墨画的中国画,花鸟鱼虫,仿齐白石。张大千有点纳闷。毕加索笑了:“这是我仿贵国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请张先生指正。”

张大千恭维了一番,后来就有点不客气了,侃侃而谈起来:“毕加索先生所习的中国画,笔力沉劲而有拙趣,构图新颖,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会使用中国的毛笔,墨色浓淡难分。”

毕加索用脚将椅子一勾,搬到张大千对面,坐下来专注地听。

“中国的毛笔与西方的画笔完全不同。它刚柔互济,含水量丰,曲折如意。善使用者‘运墨而五色具。’墨之五色,乃焦,浓,重,淡,清。中国画,黑白一分,自现阴阳明暗;干湿皆备,就显苍翠秀润,浓淡明辨,凹凸远近,高低上下,历历皆入人眼。可见要画好中国画。首要者要运好笔,以笔为主导,发挥墨法的作用,才能如兼五彩。”

这一番运笔用墨的道理,对略懂一点国画的人,并没有什么新奇。然在毕加索,却是闻所未闻。沉默了一会儿,毕加索提出:

“张先生,请你写几个中国字看看,好吗?”

张大千提起桌上一支日本制的毛笔,醮了碳素墨水,写了三个字:“张大千。”

(张大千发现毕加索用的是劣质毛笔,后来他在巴西牧场,从五千只牛耳里取了一公斤牛耳毛,送到日本,做成八枝笔,送了毕加索两支。他回赠毕加索的画画的是两株墨竹,毕加索送张大千的是一张西班牙牧神,两株墨竹一淡一浓,一远一近,目的就是在告诉毕加索,中国画阴阳向背的道理。)

毕加索见了张大千的字,忽然激动起来:

“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来巴黎学艺术!”

“.....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不懂艺术!”

毕加索用手指指张大千写的字和那五本画册,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没有一点色,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有些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却包含着一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这话说得很一般化,但这是毕加索说的,故值得注意。毕加索感伤地说:“中国的蓝花墨竹,是我永远不能画的。”这话说得很有自知之明。

“张先生,我感到,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毕加索的话也许有点偏激,但不能说是毫无道理。

点看全图

张大千和夫人徐雯波与毕加索合影

关键词(Tags): #张大千#毕加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