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文化遗产日征文】甸上黄花(一) -- 履虎尾

共:💬172 🌺2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甸上黄花(四)

高跷秧歌在门口扭得热火朝天的,喇叭“滴啦哇啦”吹得震天响,全屯子的孩子大人能来的都来了,围在俺外太公家大门口卖呆瞧热闹。大伙全都眉花眼笑的,等着俺外太公发话安排晌午饭,好继续看秧歌。谁知道外太公铁青着脸,一张嘴,话硬得能把人冲个跟头:

“行了,不用扭了,趁着天还早,赶紧去别的屯子吧,今儿个俺们屯子不管饭!”

外太公的声音不算太大,可所有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踩着高跷扭的正欢的秧歌立马停了下来,敲锣打鼓打镲的立马停手收了声。

秧歌队里挑头管事的停了下来,把手里的唢呐递给身边的助手,然后招呼敲锣打鼓的说:“别停啊,别停,继续继续,大伙儿接着扭。”

锣鼓喇叭又响起来了,高跷秧歌又扭起来了。秧歌队挑头的招呼好了队伍,朝着外太公奔了过来。他是一边走着,一边从兜里往外掏烟,三步并作两脚凑到俺外太公身边。秧歌队挑头的陪着笑脸递上“炮台”洋烟卷,点头哈腰地跟外太公赔不是说好话:

“三大爷,大人不见小人怪,俺们当晚辈的不明事理,礼数不周到,你老可要多多包涵,你老可别跟俺们一般见识。你老高抬贵手点个头,赏俺们一碗高粱米饭吃……”

本屯子的几个有头有脸的也紧着围了过来,想帮着秧歌队说几句好话。外太公眉毛头子紧皱着,用眼角扫了一扫,鼻子里哼了一声,那几个人吓得赶紧闭住嘴巴,扭过脸去,一声也不敢吭了。

秧歌队挑头的还紧着敬烟呐,外太公手往外一拨拉,推开了递到跟前的烟卷,一点儿也没给他留面子:

“不行!说啥也不行,今天不管秧歌的饭!”

说完了,外太公转身回院儿里去了,把秧歌队冷清清地晾在了大门口。秧歌队挑头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二话没说一摆手,秧歌队偃旗息鼓哑嘛悄地出屯子去了。

履虎尾插句嘴,据外婆自己说,那一年,她刚十二岁,正是喜欢卖呆看热闹的年纪,那时候,屯子里一年到头死气沉沉,啥热闹也没有。好容易盼到过年了,有秧歌看了,谁知道还不让人家扭,不让大伙儿看,心里地那份别扭就别提了。于是俺问外婆说:“那,你怎么不问问他?为啥过年不让扭秧歌看秧歌?”外婆说:“啊呢,问问?谁敢问!他的哥哥兄弟都不敢吭声,轮得到你当晚辈的说话吗?一巴掌不把你轮阳沟里去!”

当天吃了下晚饭不一会儿,村子里几个老头来家里唠嗑,其实啊,他们几个才是来问一问的,为个啥今儿个白天不留秧歌。外太公压低了嗓子,在喉咙里悄声说道:

“头年腊月里,俺们保正甲头进奉天城,去听承德县县太爷的训斥,县太爷说啦,关里的长毛乱党越闹越蝎虎,袁宫保正领着北洋军紧着弹压呢。摄政王有旨意,奉天省是我大清朝龙兴之地,也是我大清朝的根本,咱们后院可不能着火了。县太爷吩咐各屯子里的保甲,今年过年要多长个心眼,多加小心,别让长毛乱党把手伸进奉天来,要严防乱党聚众搞事儿。特别是那些走江湖打把式耍猴卖艺变戏法的,乱党的脸上呢也没贴帖子,这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个屯子漏了乱党出了事儿,唯该屯甲头保正是问。今儿个头晌那些扭秧歌的,架势扎得太大,俺核计着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真要是有人给报上去喽,赶明儿个万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咱们可是谁也担待不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